[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1355.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1/02 | 分类号: | G01C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 目标 定位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场监控设备采集的影像画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获取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及范围;
利用投影成像原理,根据镜头特性将所述位置及范围转换成所述目标对象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具体为:
利用投影成像原理,根据镜头特性将所述现场监控设备获取的二维图像进行反向角度换算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在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
将所述现场监控设备的角度作为射线的基准角度,将所述基准角度与所述相对角度进行角度叠加得到射线角度;
以所述监控设备的现场位置为射线的起始位置,以所述射线角度对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射线交汇测量,得到目标对象在三维模型中的空间位置;
将三维场景模型的地理空间坐标与目标对象在三维场景模型中的空间位置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对象的地理空间坐标;
根据所述获取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及范围,并将目标影像范围边界进行对应的反向角度换算计算得到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根据获得的目标对象空间位置,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及目标范围边界对应的角度,通过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场景模型的制作方法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制作、采用激光点云测量技术制作以及采用现场测绘技术制作,所述三维场景模型是按照现实场景对应比例进行制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交汇测量的方法包括:
以所述起始位置和所述射线角度发射射线至由网格面组成的三维场景模型,将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模型网格面的交汇点作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空间位置;或,
以所述起始位置和所述射线角度发射射线至由点云组成的三维场景模型,将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的点云的交汇点作为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空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定位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时间内目标对象在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空间位置,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移动轨迹和移动速度。
5.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检测模块,用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现场监控设备采集的影像画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获取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及范围;
角度转换模块,用于利用投影成像原理,根据镜头特性将所述位置及范围转换成所述目标对象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具体为:
利用投影成像原理,根据镜头特性将所述现场监控设备获取的二维图像进行反向角度换算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在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
角度叠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现场监控设备的角度作为射线的基准角度,将所述基准角度与所述相对角度进行角度叠加得到射线角度;
射线测量模块,以所述监控设备的现场位置为射线的起始位置,以所述射线角度对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射线交汇测量,得到目标对象在三维模型中的空间位置;
将三维场景模型的地理空间坐标与目标对象在三维场景模型中的空间位置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对象的地理空间坐标;
以及根据所述获取目标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及范围,并将目标影像范围边界进行对应的反向角度换算计算得到视野角度内的相对角度,根据获得的目标对象空间位置,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及目标范围边界对应的角度,通过计算得到所述目标对象的实际尺寸。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定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13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