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体挂接物载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2318.2 | 申请日: | 202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翁端文;褚如昶;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65D3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袋体挂 接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袋体挂接物载具,应用在输送系统中,用于对货物进行载运,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在配货过程中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袋体挂接物载具,包括相联接的挂接部和勾接部,勾接部的上端用于挂接到输送线上,挂接部上形成有两个分隔开的挂接口,一挂接口内用于挂接袋体上的一提手部,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挂接口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结构,另一挂接口为敞口。在利用本载具进行货物装载时,把袋体上的一提手部挂接到带有限位结构的挂接口内,限位结构把该提手部限定在该挂接口内,另一提手部自然耷拉而使袋口敞开,自袋口处把货物装载完毕后,把另一提手部挂接到另一挂接口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挂流水线上用于对货物进行载运的载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袋状的袋体进行挂接载运的载具,所述的袋体用于对货物进行装盛。
背景技术
吊挂式输送系统用于对货物进行远距离输送,在输送系统上要求设置有多个载具,载具上有时需要挂接有布袋,以实现对货物的配装,在输送系统中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载具在输送系统的输送线上前行,从而实现对布袋内所配装货物的载运。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7208366570)公开了一种名为布袋载具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挂钩、置物袋载体和载具本体,载具本体中部的反面设有避位穴,避位穴的底部设有本体固定孔、避位孔和防转槽。挂钩位于载具本体的上方,挂钩的防转钩穿过载具本体的避位孔进入载具本体的防转槽。置物袋载体呈W形,W的二边为左、右钩,W的中部为凸台,凸台装入载具本体的避位穴中,并通过侧面的载体固定孔与载具本体固定。
上述的技术方案适用于超市线上销售配送环境下的商品输送,通过在布袋载体上设置左、右钩而方便了布袋的挂取。现有的超市环境下的商品输送还包括超市配货员进行配装这一步骤,配货员通常都是拿着挂接有布袋的载具进行配货。这种载具上的左、右钩均不能对布袋上的提手部进行有效地限定,提手部很容易自左右钩中同时脱开。这使得配货员在把商品配装到布袋内时,有可能需要同时分开抓住布袋、载具本体和商品,这会导致商品配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袋体挂接物载具,特别适用在超市配送环境下配货员的配货,方便挂取,有助于提高配货员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袋体挂接物载具,包括相联接的挂接部和勾接部,勾接部的上端用于挂接到输送线上,挂接部上形成有两个分隔开的挂接口,一挂接口内用于挂接袋体上的一提手部,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挂接口位置处设置有限位结构,另一挂接口为敞口。
在利用本载具进行货物配装时,把袋体上的一提手部挂接到带有限位结构的挂接口内,限位结构把该提手部限定在该挂接口内,另一提手部自然耷拉而使袋口敞开,自袋口处把货物配装完毕后,把另一提手部挂接到另一挂接口内。
本载具主要是应用在超市线上销售配送系统上,配货员在超市的商品存储点处进行客户订单的配货。在进行配货的时候,配货员通常都是一只手抓着挂接有布袋的载具,另一只手把货物往袋内装。在利用本载具进行货物配装时,袋体的一提手部在限位结构的限定下而稳定地保持在一挂接口内,而可以把另一提手部放开让其自然耷拉,以使袋口呈敞开状态,以供货物的配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内、外限位片,两限位片分别设置在挂接口的相对两侧壁上,两限位片上分别形成有彼此相向伸出的突出部,在挂接口内于两突出部的内侧形成有容纳袋体提手部的容口。这种限位结构简单,便于形成,能够为提手部提供良好的限定作用。
进一步地,设有限位结构的挂接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通透的开口,外限位片间隙地设置在开口中,外限位片的根部与开口的底壁相连。这方便了外限位片的形变,便于把所要限定的提手部嵌入到容口内。由于外限位片易于变形,而使得挂接部可以采用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从而便于对袋体进行稳定挂接。
进一步地,内限位片朝向外限位片的侧面呈凹弧形。设置有凹弧形,而便于提手部在容口内的活动,方便袋体与载具处于合适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激光除锈自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