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侧刃后角微细PCD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2769.6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强;陈锐;袁昊;杜宇超;马悦;栾晓圣;周天丰;王西彬;赵斌;刘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3;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而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41 | 代理人: | 李锐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侧刃后角 微细 pcd 铣削 刀具 切削力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细刀具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侧刃后角微细PCD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S1、建立刀具坐标系;S2、定义任意时刻刀具切削刃上一点P的微元径向力dFrj、微元切向力dFtj和微元轴向力dFaj以及后刀面的径向磨削力dFnj和切向磨削力dFfj;S3、确定铣削刀具切入角和切出角;S4、建立直角坐标系下铣削刀具X、Y和Z方向的微元切削力表达式;S5、确定切削刃与工件接触状态;S6、通过数值积分得到铣削刀具X、Y和Z方向切削力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不同主轴转速、进给速度以及径向切深下铣削刀具切削力预测,进而可以对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径向切深进行优选,从而达到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侧刃微细PCD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属于微细刀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逐渐趋于微型化,微小零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动力、电子、精密仪器等领域。微细铣削等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微小零件的主要方法,然而这些微小零件多采用硬质合金、陶瓷(氧化锆)、钛合金、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高硅铝合金和易粘附刀具的有色金属等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极易造成刀具磨损失效等问题,进而影响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梁志强等人专利申请号为202011538959.2针对上述加工难题,提出了一种无侧刃微细PCD铣削刀具,采用0°侧刃后角的结构,既保留了传统的端刃、侧刃结构,通过锋利的切削刃实现材料的高效去除,又充分利用刀具后刀面PCD材料中的金刚石颗粒对加工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磨削加工,利用铣磨复合加工的方法来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在实际加工中,铣削刀具切削刃与工件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快速、复杂的变化过程,且其受力变化是其它一切物理量变化的根源。目前,缺乏对无侧刃微细PCD铣削刀具的切削力建模研究,难以对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及采用最佳的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因此,针对零后角微细PCD铣磨特性刀具,研究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进行对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调控,对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铣削刀具切削力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无侧刃微细PCD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侧刃微细PCD铣削刀具切削力建模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刀具坐标系
以X轴正方向为进给方向,Z轴正方向为刀具轴线方向,Y轴正方向为遵循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方向。
步骤S2、建立切削力微元表达式
定义任意时刻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切削刃j上一点P的微元径向力dFrj、微元切向力dFtj和微元轴向力dFaj以及后刀面径向磨削力dFnj和后刀面切向磨削力dFfj,将磨削力定义为与接触角度φj有关的函数,磨削力作用位置定义为接触角度的角平分线与后刀面的交点上,各方向切削力微元表达式如式(1)所示。
其中,kt、kr、ka、kf、kn分别为微元切削力dFtj、dFrj、dFaj、dFfj和dFnj的切削力系数;为切削刃j在截面z上一点的瞬时切削厚度;dz为切削刃高度在Z方向的微元增量;为刀具的旋转角度,ω为刀具角速度,因此φj(z)为刀具后刀面接触角度;
φj(z)表达式如式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静电风淋室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VOCs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