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2911.7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方顺波;赵章辛;方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润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H43/02;A41H43/04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 代理人: | 黄伟丹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服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加工步骤如下:A、放卷;B、对折,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形成对折;C、衣袖和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D、切衣袖、领口及肩部,沿衣袖熔接线进行切割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最后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分离形成成品。本发明采用卷料加工,在卷料上直接加工防护服的衣袖和主体,减省了衣袖与主体的拼接步骤以及衣袖与主体加工后搬运、转移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卫生安全隐患,而且衣袖与主体一体设计,衣袖与主体无缝连接,外形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护服生产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无纺布医用防护服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医用防护服是进行手术、试验、科研穿戴的无菌隔离服,用于隔离病菌以及其他因素诱发的感染,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主要用于医疗手术操作、病院处理、公共场所防疫检查、病毒污染区内消毒等。防护服包括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传统防护服的加工采用人工缝纫,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分开缝纫,最后再拼接在一起,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考虑到卫生安全,现有的防护服的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改为机械加工,最后再将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拼接,实现了半自动的生产,但是,仍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防护服主体部分和袖子部分加工后,还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搬运、转移及拼接,因此仍然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的防护服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防护服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加工;
B、对折,卷料的两侧边与卷料的纵向中心线对齐并形成对折,卷料的两侧端在中心部分的上方,为前衣襟,中心部分在下方为后衣襟;
C、衣袖和肩部成型,
衣袖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纵向衣袖熔接线,衣袖熔接线的长度从前衣襟和后衣襟的端部至腋下,衣袖熔接线具有左、右两条,且分别为左熔接线和右熔接线,所述左熔接线至左侧边形成左衣袖筒,右熔接线至右侧边形成右衣袖筒,左熔接线至右熔接线为主体,
肩部成型,在前衣襟和后衣襟上形成横向肩部熔接线,肩部熔接线的两端延伸至对折后的卷料的左侧边和右侧边;
D、切衣袖、领口及肩部
切衣袖,沿衣袖熔接线进行模切形成衣袖,并且将多余衣袖切除,使衣袖长度适中,
切领口,在卷料的纵向中心位置切出领口,且领口与肩部熔接线连接,
切肩部,沿肩部熔接线切割,并与卷料分离形成成品。
本发明采用卷料加工,在卷料上直接加工防护服的衣袖和主体,相对于背景技术中衣袖和主体分开加工,本发明减省了衣袖与主体的拼接步骤以及衣袖与主体加工后搬运、转移的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搬运、转移物料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而且衣袖与主体一体设计,衣袖与主体无缝连接,外形更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肩部熔接线倾斜设置且端部为圆弧形,肩部和领口同时模切,并且切除肩部多余废料,使卷料的始端平整。肩部设计与人体肩部更贴合,穿着效果更好,因肩部为不规则形状,模切时将多余废料切除,使得卷料的始端平整,一步到位,无需额外对卷料的始端进行裁切,提高效率。
作为优选,在步骤A和B之间设有步骤E、熔接束衣带,束衣带分为左衣带和右衣带,将一定长度的左衣带和右衣带熔接在两片前衣襟上。
作为优选,束衣带的加工步骤如下:
a、放卷,采用连续的卷料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润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润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2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