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醚醚酮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049.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博;韩金轩;商赢双;徐勤飞;姜子龙;王兆阳;周晨义;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9/84 | 分类号: | C07C49/84;C07C45/64;C08L71/10;C08K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结晶 型聚醚醚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聚醚醚酮 高分子 合金材料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醚醚酮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为半结晶型聚合物,其在交联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结晶性能且晶型不变,从而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且所述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具有苯炔基,苯炔基能够在350℃下进行扩链和交联,交联后聚合物链段堆砌更为紧密,从而提高其耐高温性能,且在高温下具有高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可以混入纯聚醚醚酮中制备得到合金材料,其提高了合金材料在148℃下的高温机械性能,使其在保有韧性的同时增强了拉伸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醚醚酮高分子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国防科技、民用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耐高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聚醚醚酮是一类典型的全芳香族半结晶型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和机械性能,因而成为航空航天、国防科技、能源化工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特种工程塑料。但是,聚醚醚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3℃左右,而且其在高温下机械性能大幅衰减,这导致聚醚醚酮无法在更高温度下进行应用。
交联是一种提高聚合物使用温度的有效方法,如苯乙炔基封端交联。公开号为CN111004507A的中国专利引入苯炔基作为可交联官能团,使具有良好耐热性的聚醚酰亚胺基体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制备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及介电性能的交联型聚醚酰亚胺基介电复合薄膜;公开号为CN108102097A的中国专利引入苯炔基作为可交联官能团,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含苯炔基的聚酰亚胺共聚物,并通过热交联和狄尔斯阿尔德反应(Diels-Alder)对苯炔基聚酰亚胺进行功能化,制备了具有高耐热性能的热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和聚酰亚胺化学修饰膜。对于上述无定形聚合物而言,交联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耐热性能,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无定形聚合物的结晶性能,使其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后仍出现过脆、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大幅度衰减的现象,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如何在提高聚醚醚酮的耐高温性能的同时,使其在高温(148℃)下具有高的机械性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其在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的同时,在高温(148℃)下具有高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n=1~3,
R1为且R2为
或者,R1为且R2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4,4'-二氟二苯甲酮、对苯二酚、带水剂、金属盐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第一混合进行共沸回流,得到混合溶液;
将所述混合溶液和封端剂第二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式I所示结构的可交联半结晶型聚醚醚酮;
所述封端剂为4-(2-苯基乙炔基)苯酚或4-氟-4’-(苯基乙炔基)二苯甲酮。
优选的,所述4,4'-二氟二苯甲酮、对苯二酚和封端剂的摩尔比为3.15:3:(0.05~0.3)。
优选的,所述金属盐催化剂包括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氢化钙和氟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金属盐催化剂和对苯二酚的摩尔比为(0.9~2):(0.1~0.5)。
优选的,所述带水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环丁砜和/或二苯砜;所述带水剂与有机溶剂的用量比为(10~50)mL:1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