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4158.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栋;朱冬冬;郄东生;刘丽君;周慧;鲜亮;李玉松;张华;李宝军;李扬;汪润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F9/16 | 分类号: | G21F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刘向辉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废物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包括煅烧装置和熔融系统,所述熔融系统包括容器(10),放射性废物进入到所述煅烧装置中进行煅烧转形,得到的物料再与玻璃基料一同进入到所述容器(10)中进行熔融并形成熔融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容器(10)包括:
容器本体(100),其包括限定出用于对物料加热的加热腔(111)的内壁(110);
至少一个第一冷却管(200),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设置于所述内壁(110)远离所述加热腔(111)的一侧;
至少一个第二冷却管(30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冷却管(30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冷却管(20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冷却管(300)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200)远离所述内壁(110)的一侧;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连通,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以及每个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内流通有用于吸收所述加热腔(111)内热量的冷却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开设有第一开口(210)以及第二开口(220),每个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开设有第三开口(310)以及第四开口(320);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开设的所述第一开口(2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220)中的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开设的所述第三开口(310)以及所述第四开口(320)中的一个连通;
所述冷却剂由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开设的所述第一开口(2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220)中的另一个流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内,并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后由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开设的所述第三开口(310)以及所述第四开口(320)中的另一个流出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开设的所述第一开口(2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220)沿上下方向布置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开设的所述第三开口(310)以及所述第四开口(320)沿上下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
每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开设的所述第一开口(2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220)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开设的所述第三开口(310)以及所述第四开口(320)中位于下方的一个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容器(10)还包括:
至少一个连通管(400),所述至少一个连通管(400)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冷却管(20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连通管(400)用于实现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却管(20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容器本体(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内壁(110)远离所述加热腔(111)的一侧的外壁(120);
所述内壁(110)与所述外壁(120)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冷却管(200)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冷却管(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容器(10)还包括:
感应线圈(500),设置于所述外壁(120)远离所述内壁(110)的一侧,所述感应线圈(500)配置成在通电时产生供给所述加热腔(111)的热量,以使所述加热腔(111)对所述物料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其中,
任一个所述第一冷却管(200)与所述内壁(110)的距离,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冷却管(300)与所述外壁(120)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棉花对没顶淹涝的一种抗性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