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透镜辅助调焦的自动对焦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469.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芝;崔志英;孙秀云;邱元芳;吕威;毛世波;崔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3/14;G02B2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透镜 辅助 调焦 自动 对焦 成像 镜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透镜辅助调焦的自动对焦成像镜头,特点是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液体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液体透镜通过调节电压改变焦距,整个镜头光学总长满足:12mmTTL17mm,焦距f变化范围为:6.046mm≤f≤6.378mm,调焦范围为:80mmxinfinity,其中x表示物方的调焦范围,液体透镜屈光度满足‑3.3≤φ≤7.2,优点是采用液体透镜结构来快速实现镜头的自动对焦过程,液体透镜通过改变电压来调节其表面曲率实现对焦功能,不需要移动任何光学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功耗低、无噪声等优点,使用镜片数量较少,减少了镜头体积及成本,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具体涉及一种液体透镜辅助调焦的自动对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成像系统普遍应用于车载、交通运输、工业生产、零售业等领域的电子元器件中。由光学系统成像原理可知,只有像面处于当前系统的理想焦平面位置时,所成的像才是最清晰的,而当偏离光学系统焦平面即系统产生离焦时,就会造成成像质量下降。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自动调整使系统永远处于最佳聚焦像面,成为光学研究者的追求热点。自动对焦技术作为成像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己显示出其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变焦方式采用手动对焦,过程中需要对透镜组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操作复杂、可靠性低、体积大、成本高、响应慢,尤其是在大型物流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难以满足行业需求。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变焦镜头,液体自动对焦镜头具有体积小、响应快、成本低和集成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图像采集、目标追踪和特征识别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变焦、大景深使用要求的液体透镜辅助调焦的自动对焦成像镜头,通过改变液体透镜的曲率来实现变焦的目的,解决了传统变焦镜头体积大、结构复杂、变焦速度慢、精度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透镜辅助调焦的自动对焦成像镜头,包括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液体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的液体透镜通过调节电压改变焦距,整个镜头光学总长满足:12mmTTL17mm,焦距f变化范围为:6.046mm≤f≤6.378mm,调焦范围为:80mmxinfinity,其中x表示物方的调焦范围,液体透镜屈光度满足-3.3≤φ≤7.2。
所述的第一透镜和所述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均为物侧为凹面,像侧为凸面的凹凸型透镜,所述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为物侧为凹面,像侧为凸面的凹凸型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所述的第五透镜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型透镜,所述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为物侧为凸面,像侧为凹面的凸凹型透镜,所述的第七透镜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型透镜。
所述的液体透镜与所述的第二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
所述的第一透镜为大口径非球面透镜使整个镜头的视场为55°。
所述的第二透镜和所述的第三透镜相互胶合,且(V2-V3)30,(V5-V4)25,其中V2、V3、V4和V5分别为所述的第二透镜、所述的第三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和所述的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所述的第一透镜、所述的第二透镜、所述的第三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所述的第五透镜、所述的第六透镜和所述的第七透镜均为偶次非球面透镜,其面型满足以下方程式:
式中,y表示透镜垂直光轴的径向坐标值,Z为非球面透镜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y的位置时,距离非球面顶点的矢高,c=1/R,R表示对应非球面透镜面型中心的曲率半径,k表示圆锥系数,参数A、B、C、D、E、F、…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