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4803.3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杰;谢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57 | 分类号: | H04N23/57;H04N23/55;H04N23/67;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尚志峰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其中,摄像头结构包括:基板;相接触的镜头和电致变形载体,设于基板上;至少一个电极,与电致变形载体电连接,电极用于向电致变形载体提供电性驱动力;传感器,设于基板上,且传感器与镜头相对设置,以接收经镜头射入的光线,其中,电致变形载体的外轮廓能够在不同的电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变,镜头能够在电致变形载体的形变下产生对应的形变以调整焦距。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电致变形载体和镜头,电致变形载体能够在电极的作用下发生形变,通过对电极进行控制,可使得电致变形载体发生形变,镜头会随之发生形变,以调整镜头的焦距。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以摄像头功能的多样化作为功能特点,极大的吸引用户的使用,然而由于对摄像头的拍照效果的要求以及功能需求逐步提高,各个厂家通常会将具有一定变焦能力的镜头加持到移动终端上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摄像头100’的变焦能力由于移动终端的厚度限制,会存在一定的削弱,且在变焦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设置马达102’推动镜片实现的,占据宝贵的内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摄像头100’整体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通过设置电致变形载体和镜头,电致变形载体能够在电极的作用下发生形变,通过对电极进行控制,可使得电致变形载体发生形变,镜头会随之发生形变,以调整镜头的焦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包括:基板;镜头,设于基板上,基板上设有绕设于镜头外的壳体;电致变形载体,设于基板上,电致变形载体与镜头相接触;至少一个电极,与电致变形载体电连接,电极用于向电致变形载体提供电性驱动力;传感器,设于基板上,且传感器与镜头相对设置,以接收经镜头射入的光线,其中,电致变形载体的外轮廓能够在不同的电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发生改变,镜头能够在电致变形载体的形变下产生对应的形变以调整焦距。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镜头、电致变形载体和传感器,电致变形载体与镜头相互接触,可在二者中的一者发生形状的改变时,带动另一者发生相对应的形变,从而可对镜头的焦距进行调整,进而改变传感器所收到的光线,也即调整移动终端在拍摄时的焦段。具体地,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与电致变形载体电连接的电击,可向电致变形载体提供电性驱动力,也即可为电致变形载体提供不同的电压,从而可使得电致变形载体的外轮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由于电致变形载体和镜头是相接触的,故而在电致变形载体发生形变的基础上,镜头的形状也会发生改变。可以理解,镜头的焦距是与形状相对应的,从而在镜头的形状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可使得摄像头结构整体的焦距也会发生变化,以实现变焦。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电极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故而可对电致变形载体的不同位置产生形变,进而可对镜头产生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数量的形变,以提高焦段变化的连续性,实现连续变焦。
其中,在基板上设置有绕设在镜头外的壳体,可在壳体的作用下对内部的镜头以及电致变形载体起到保护的作用。
此外,由于本申请的方案仅是通过增加电极和电致变形载体,其重量相较于传统马达会有极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在整个摄像头结构的厚度方向上,也即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会极大的减小,有利于应用摄像头结构的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本申请中镜头具有一定的柔性,可随电致变形载体的形变发生相对应的形变,以实现焦距的调整。
当然,对于电极而言,其调整电致变形载体的形状,主要是通过提供不同大小的电压电流实现的,其负载较小,相比于传统的带动马达调整焦距的方案,所需要的功耗也更低,噪音也较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包括:设备本体;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摄像头结构,设于设备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4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