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化工废水的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5489.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6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芝;冯雪;唐政;李成;柴政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南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02;C12N1/3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2657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化工 废水 微生物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化工废水的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属于煤化工废水处理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微生物菌群筛选过程复杂,筛选效率低,未经过对比实验,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筛选方法将煤化工废水混合物经过增值培养得到菌体,然后连续进行三次驯化,实现对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菌群的筛选,取材更加方便,筛选过程更加简单,筛选效率更高,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效果更佳,更加实用,而且驯化过程利用不同浓度的煤化工废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特定浓度条件下的降解煤化工废水效果最佳的微生物菌群,并且可以筛选出降解效果最佳的好氧菌群和厌氧菌群,具有实用性强,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煤化工废水,是大规模企业在使用煤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煤化工废水主要包括三大种类:(1)焦化废水、(2)二气化废水、(3)液化废水。焦化废水作为煤化工废水中三大种类的一种,是指煤在经过高温干馏炼焦操作处理和煤气进行冷却过程后,所形成的氨水残留,更换冷循环水后煤气净化过程中排出的含酚、氰等污染物的废水,以及炼焦油的加工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和产品在回收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使用化学原料来生产,从而得到的废水。气化废水指的是煤气净化过程的高温环境下,使煤发生化学反应裂解,产生很多不同种类的高燃值的气体燃料,并在气化过程中的水蒸气经冷凝后排入喷淋冷却系统的冷凝水以及洗涤煤气的废水,这种废水大都含酚、油类、氨氮等污染物。液化废水,是在使用煤炭时,再通过液化工艺或者在其他用处时所产生的废水,液化的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直接液化,另一种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并在原煤中加入加氢,使煤中包含的带有复杂结构高分子的有机物之间发生裂解,形成多数低分子量的液态烃的过程,而在这一操作中,会出现废水,其中大多少废水含有氨氮和硫化物。间接液化,是催化剂加入在煤气化合成的产物中,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合成液态油品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中会有废水产生,其中主要包含有酸、醇、酮等有机污染物。煤化工废水大致有以下部分特征:(1)成分复杂,所含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而且浓度都不低;然而在煤化工的生产时,产生的废水也不少,水质也比较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颗粒,还含有毒害和难降解的污染物,如多种酚类、氰化物、硫氰化物、苯并芘、联苯等,如氨氮和硫化产物等,工业废水的COD和色度都很高,处理难度不低;(2)危害大,可生化处理性较差:煤化工废水中的产物有毒有害和难降解。煤化工废水中有较多的有机化合物,而且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占有比例不低,并且依赖生物降解还缓慢,超出了微生物的承受范围,微生物也不能够避免中毒,存活率下降,所以废水可重塑性差。目前,煤化工废水找到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使用活性污泥处理,但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又有很多的种类,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也有少数采用菌种筛选的方法,获得煤化工处理的优势菌群来提高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现有的大多是利用筛选降解煤化工废水中单一的某种物质菌种的筛选方法,比如使用高效酚降解菌来进行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等多种菌种,虽然这种方法针对性很强,但是由于筛选中降解物比较单一,所以造成很多微生物菌种在实际应用中对煤化工废水中其他化学物质抵抗力差或者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过度积累从而抑制降解过程,不能发挥其应表现出的效果和作用,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效果较差;另一种筛选方法是,选出特定的菌种,将其构建成一个成熟的菌群,从而实现对微生物菌群的人工控制,可是由于实际操作中每个菌株投加比例很难确定,因此,这种方法想要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程中有些污泥甚至不增长,采用这种方法过程较复杂,未经过对比实验,筛选效率低,而且筛选得到微生物菌群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南山学院,未经烟台南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