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天然橡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5594.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桂红星;丁丽;黄红海;李建伟;赵立广;宋亚忠;王岳坤;戴拓;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8C1/06;C08C1/14;C12R1/02;C12R1/07;C12R1/72;C12R1/84;C12R1/46;C12R1/22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天然橡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型天然橡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鲜胶乳,加入复合菌液,该复合菌液由除臭菌液和凝固菌液按质量比为1:1~3组成,所述除臭菌液由醋酸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季也蒙毕赤酵母培养制得,所述凝固菌液由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培养制得,制得鲜胶乳凝胶块,将凝胶块静置堆放熟化,制成天然橡胶生胶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但减轻凝胶块熟化过程中的臭味,而且加快天然橡胶硫化速率,还提高产品物理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橡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天然橡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天然橡胶产品主要以技术分级橡胶为主,但技术分级橡胶因其工艺中的鲜胶乳加氨保存、加酸凝固、高温干燥等步骤影响产品性能,并且传统酸凝固得到的天然橡胶蛋白质含量较高,硫化速率较慢。为提高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始采用微生物方法凝固鲜胶乳,这种方法与以往方法相比不用氨酸等化学品,加工过程更加环保,产品拉伸性能可提高20%以上,但这种方法在凝块熟化堆放时会因蛋白质变质会释放出臭气,污染环境,对环保不利,而且产品性能仍有有待提高,故急需一种方法,无臭味、环保而且能够提高天然橡胶生胶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环保型天然橡胶加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天然橡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鲜胶乳,加入复合菌液,该复合菌液由除臭菌液和凝固菌液按质量比为1:1~3组成,所述除臭菌液由醋酸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季也蒙毕赤酵母培养制得,所述凝固菌液由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培养制得,制得鲜胶乳凝胶块,将凝胶块静置堆放熟化,制成天然橡胶生胶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菌液培养方法:将除臭菌株接种至复合发酵液中,所述除臭菌株的接种量为复合发酵液体积的1-5%;静置密闭培养2-3天,制得除臭菌液;所述除臭菌株由醋酸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季也蒙毕赤酵母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凝固菌液培养方法:将凝固菌株接种至复合发酵液中,所述凝固菌株的接种量为复合发酵液体积的1-5%,静置密闭培养1-2天,制得除臭菌液;所述凝固菌株由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发酵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蔗糖1.5-2.5%、葡萄糖0.9-1.5%、果糖0.3-0.5%和酵母膏0.3-0.5%和余量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除臭菌株由醋酸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和季也蒙毕赤酵母按体积比8-12:8-12:25-35:18-22:25-35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凝固菌株由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和酵母菌按体积比18-22:25-35:45-55组成。
进一步的,按体积百分比计,所述除臭菌株由醋酸杆菌10%、副干酪乳杆菌10%、赖氨酸芽孢杆菌30%、乙醇假丝酵母20%和季也蒙毕赤酵母30%组成;按体积百分比计,所述凝固菌株由乳酸链球菌20%、乳酸杆菌30%和酵母菌50%组成。
进一步的,接入复合发酵液培养前,所述醋酸杆菌、副干酪乳杆菌、赖氨酸芽孢杆菌、乙醇假丝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均为菌液,活菌数均为1*106cfu/ml到1*108cfu/ml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液由除臭菌液和凝固菌液按质量比为1:3。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菌液加入量为鲜胶乳质量5-15%。
进一步的,所述熟化条件:置于20-35℃温度条件下静置堆放熟化1-15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55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