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超宽吸收带的低剖面吸收/传输一体化抗干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100.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梅;弓文剑;陈新伟;韩丽萍;杨荣草;苏晋荣;刘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7/00;H01Q9/04;H01Q1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吸收 剖面 传输 一体化 抗干扰 装置 | ||
1.具有超宽吸收带的低剖面吸收/传输一体化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吸收型超表面(1)、上层介质基板(2)、带通型超表面(3)、下层介质基板(4);
所述吸收型超表面(1)印制在上层介质基板(2)的上表面;所述带通型超表面(3)印制在下层介质基板(4)的上表面;所述上层介质基板(2)和带通型超表面(3)中间为空气层;所述吸收型超表面(1)的中心线、上层介质基板(2)的中心线、带通型超表面(3)的中心线、下层介质基板(4)的中心线相重合;
所述吸收型超表面(1)由M×M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四个90°圆弧形金属贴片(5)构成;
所述带通型超表面(3)由M×M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是一个方形金属贴片(7),所述方形金属贴片(7)的中心处刻蚀有十字形缝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超宽吸收带的低剖面吸收/传输一体化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90°圆弧形金属贴片(5)之间加载有贴片电阻(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超宽吸收带的低剖面吸收/传输一体化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吸收/传输特性受入射信号频率的影响;当入射信号的频率在12.38~13.15GHz范围内时,吸收型超表面和带通型超表面均处于谐振状态,二者对12.38~13.15GHz范围内的信号均表现为透射,频率在12.38~13.15GHz范围内的信号可以传输;当入射信号的频率在3.84~9.06GHz范围内时,带通型超表面均处于反射状态,吸收型超表面处于吸波状态,通过吸收型超表面与带通型超表面之间的耦合作用,频率在3.84~9.06GHz范围内的信号被吸收,吸收带的相对带宽为80.9%,所述装置实现对信号的超宽带吸收与窄带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1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