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发热电加热内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6171.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圣捷;邱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4;A47J27/2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热电 加热 内胆 | ||
一种三维发热电加热内胆,包括:透明玻璃制成的内胆以及设置于内胆外侧面的发热材料条带和内胆外侧底部的螺旋状发热材料片,其中:发热材料复合至内胆的外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发热层进行加热;本发明实现三维发热和对非金属内胆及金属内胆直接均匀加热,大大提高了单位内胆容积条件下的加热功率,最高可达30倍以上,也提高了加热效率;实现了对非金属内胆的直接加热,实现一体化玻璃内胆及陶瓷内胆加热,拓展了特别是小家电器具的设计提升空间;采用石墨片作为电加热片与电极的连接衔接材料,避免了碳材与金属电极异性材料连接的排异性而出现的烧电极现象,提高了加热内胆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活日用品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三维发热电加热内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小家电领域用于水加热,食物蒸煮等方面,主要采用金属电阻丝作为发热材料,制作成金属电热管,对液体进行直接加热,或者铸造在铝块中,焊接在加热盘上,进行底盘加热。
金属电阻丝技术由于工艺成熟,成本低等优点,在现有电加热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也具有加热效率低、加热不均匀、使用寿命短等突出的缺点。此外,这一技术不能用于对复杂外形结构进行均匀的加热。综上,现有的电加热技术,一方面限制了单位容量内胆的电加热功率,另一方面由于难以对内胆进行均匀加热,大大影响小家电电器的功能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三维发热电加热内胆,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外形结构,大功率高效的加热容器内胆,可用于目前所有的小家电产品,例如:电热杯、养生本、电饭煲、电热锅、电热水器等,可以实现目前小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大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产品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透明玻璃制成的内胆以及设置于内胆外侧面的发热材料条带和内胆外侧底部的螺旋状发热材料片,其中:发热材料复合至内胆的外表面并形成均匀的发热层进行加热。
所述的发热材料包括石墨烯,石墨片,石墨浆料和碳纤维,并采用有机导热胶或者无机导热胶来复合到需要加热的内胆外侧。
所述的内胆具体为耐高温的非金属或者金属材质的容器,其中:非金属材质采用但不限于石英玻璃、高硼硅玻璃、各种陶瓷材料等。
当采用金属材质作为内胆时,优选对内胆的外表面采用搪瓷烧结处理进行绝缘和采用陶瓷喷涂烧结处理进行绝缘。
由于所采用的加热材料柔软,复合性好,因此这一加热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的内胆包括圆柱形筒体、椭圆截面筒体和异性截面筒体。
所述的发热材料两端设置有电极,该电极可以采用导热导电优良的材料,比如银胶电极,铜电极等。
所述的发热材料与电极连接位置,覆盖石墨片用于避免电极氧化和接触不良。
所述的发热材料条带和/或螺旋状发热材料片的外部采用聚酰亚胺或特氟龙耐高温绝缘胶带进行电绝缘保护。
所述的电绝缘保护,优选进一步在绝缘层表面设置双金属等温度保护器,当内胆超温时,自动断开电源,实现安全保护。
所述的三维发热电加热内胆的外部包裹陶瓷纤维、玻璃纤维、云母绝热层,减少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效果
本发明整体解决了现有电热丝电加热技术单位体积功率低、热效率不高、对各种加热需求适用性弱、不能直接对玻璃等材质进行复合加热等缺陷和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6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窖封坛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胶原微载体悬浮培养动物细胞的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