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化杯组件及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373.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程时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组件 雾化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杯组件及雾化器,雾化杯组件包括盖身、杯体、导流结构、碰撞体和遮挡板;盖身具有雾化腔;杯体具有储液腔,用于储存待雾化液体;导流结构设置于储液腔的底壁;碰撞体设置于雾化腔中,碰撞体与导流结构间隔设置,且位于导流结构远离储液腔的底壁的一侧;遮挡板固定于导流结构的侧壁;遮挡板位于待雾化液体的液面与碰撞体的碰撞面之间。通过在待雾化液体的液面与碰撞体的碰撞面之间设置遮挡板,使得碰撞体的碰撞面与遮挡板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并不随着储液腔中待雾化液体的减小而变化,进而稳定出雾颗粒中微小颗粒的占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杯组件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雾化吸入治疗是采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液滴,患者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呼吸道和肺部,药液在呼吸道或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雾化吸入治疗在临床上常采用空气压缩式雾化杯(又叫射流式雾化杯),其原理是根据文丘里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所产生的负压带动药液喷射到阻挡物上,在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喷出。喷出的位置有环形筛选板对雾状微粒进行筛选,小颗粒的雾粒经过筛选板底部和药液之间通道并由雾化杯出口喷出。
而现有的雾化杯,随着雾化的进行,药液减少,药液和环形筛选板之间的间距会变大,使得出雾颗粒中微小颗粒的占比下降,达不到较好的雾化效果,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杯组件及雾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雾颗粒中微小颗粒的占比随雾化时间增加逐渐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杯组件,包括:盖身、杯体、导流结构、碰撞体和遮挡板;所述盖身具有雾化腔;所述杯体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待雾化液体;所述导流结构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底壁;所述碰撞体设置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碰撞体与所述导流结构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导流结构远离所述储液腔的底壁的一侧;所述遮挡板固定于所述导流结构的侧壁;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待雾化液体的液面与所述碰撞体的碰撞面之间。
其中,所述遮挡板环绕所述导流结构的周向设置。
其中,所述碰撞体的碰撞面与所述遮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3-16mm。
其中,所述雾化腔腔壁的端面与所述遮挡板之间的距离为3-6mm。
其中,所述遮挡板与所述杯体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导流结构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
其中,所述遮挡板远离所述导流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
其中,所述遮挡板为圆环,所述第二缺口的形状为扇形。
其中,所述第二缺口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侧边和连接所述两条侧边的底边;所述两条侧边延伸线的夹角为50-70度。
其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碰撞体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流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导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表面平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包括雾化杯组件和雾化主机;所述雾化杯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行信道功率分配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石油接箍接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