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422.0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李月;陈菊;惠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1/20;C25D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离散 晶核 制备 剥离 超薄 铜箔 方法 | ||
1.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电镀Cr溶液:将硫酸铬、氯化铵、硼酸、甘氨酸药品加入电沉积槽中,然后向槽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
2)配制电镀Cu溶液:在电镀槽中加入水,再依次加入硫酸铜、氯离子和硫酸,搅拌;
3)电沉积Cr晶核:将铜片固定在阴极板上接入电源负极,以钛篮为阳极接入电源正极,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加热温度,进行电沉积得到离散Cr晶核,根据电化学沉积曲线计算沉积Cr的晶核密度;
4)电镀Cu箔:将沉积有Cr晶核的铜片固定在阴极板上接入电源负极,将含磷1%~3%的磷铜块放入阳极篮中并接入电源正极,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加热温度,进行电镀得到铜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的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硫酸铬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40g/L,氯化铵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0~400g/L,硼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0~100g/L,甘氨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50g/L;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20~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配制的电镀Cr溶液pH为3.0~3.5;所配制的电镀Cr溶液在20~25℃条件下静置8~1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水的温度为20~2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硫酸铜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90~230g/L,氯离子的质量-体积浓度为50~100mg/L,纯硫酸的质量-体积浓度为45~75g/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配制的电镀Cu溶液在20~25℃条件下保温8~15h,最好在25℃条件下保温12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电流的密度为5~10A/dm2;所述电沉积的时间为3~5s;所述加热温度可为40~50℃,最好为4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电流密度为5~10A/dm2;所述电镀的时间为60~120s,加热温度可为20~30℃,最好为2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离散铬晶核制备自剥离超薄铜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4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4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