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排安全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7529.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贠涛;颜城敏;刘其文;瞿刚;覃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18 | 分类号: | B60R22/18;B60R22/24;B60R22/3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安全带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排安全带结构,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包括锁扣组件、卷收器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位于汽车后侧围内饰板内部的锁扣安装支架以及位于所述锁扣安装支架上方的锁扣安装板,所述后侧围内饰板的上方设有安全带出口;所述卷收器组件包括卷收器安装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上的后排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位于所述锁扣安装支架以及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后方;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锁扣安装板上方的安全带导向架总成,所述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中收纳的安全带织带的一端绕过所述安全带导向架总成,并从安全带出口中穿出。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后排座椅的宽度,从而保证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排安全带结构。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指具有织带、带扣、调节件以及将其固定在车内的附件,它包括吸能或卷收织带的装置。安全带对乘员的保护原理是当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起作用,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方向盘、仪表板及风窗玻璃上,使乘员免受车内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使乘员不被抛离座椅。
卷收器是用于全部卷收或部分卷收安全带织带的装置,是安全带总成中的核心部件,由它实现安全带的锁止。预紧式安全带是汽车安全带的一种,与其他安全带所不同的是在预紧式安全带上增加了预张紧器,预张紧器在碰撞时可以感知一定的冲击,进而通过气体发生剂等产生动作,瞬间拉近安全带的装置。预紧式安全带与传感器连接,具有线束接口,因此其轮廓尺寸比非预紧式安全带要大,布置时需占用较多空间。
当前,对于两厢轿车或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型,由于缺少像三厢轿车那样的后窗台板,后排座位位置的安全带卷收器一般布置在侧围后部,安全带织带以后侧围内饰板的安全带出口为导向。为容纳较大尺寸的预紧式安全带,后侧围内饰板与白车身之间的Y方向上需要预留较大的间隙,从而导致后排座椅的宽度减小,影响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排安全带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后排座椅的宽度,从而保证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位于汽车后侧围内饰板内部的锁扣安装支架以及位于所述锁扣安装支架上方的锁扣安装板,所述后侧围内饰板的上方设有安全带出口;
卷收器组件,所述卷收器组件包括卷收器安装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上的后排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位于所述锁扣安装支架以及汽车后排座椅靠背的后方;
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锁扣安装板上方的安全带导向架总成,所述后排安全带卷收器中收纳的安全带织带的一端绕过所述安全带导向架总成,并从安全带出口中穿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导向架总成包括第一导向架、第二导向架和第三导向架,且所述第一导向架位于第二导向架和第三导向架之间,所述第一导向架、第二导向架和第三导向架均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安全带织带从第三导向架的水平部的下方绕进,从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的水平部的上方绕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向架、第二导向架和第三导向架的一端均通过冲压形成平面,所述平面上设有导向架固定孔,所述导向架固定孔中设有安装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框架、位于所述卷收器框架内的安全带卷收机构以及位于所述卷收器框架前侧壁上的起爆器接口,所述安全带卷收机构包括圆形卷带轴和位于所述圆形卷带轴端部的棘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卷收器框架的下表面设有卷收器固定孔和卷收器预装翻舌,且所处卷收器预装翻舌朝着远离安全带卷收机构的方向翻边,所述卷收器安装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对于卷收器预装翻舌所在位置的孔位,所述卷收器固定孔中设有卷收器固定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