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7582.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沙;石贵阳;李方迪;顾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21;C12P1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赵巧娜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肠杆菌 谷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G125F、S126G、S273F、S273G、L276A、G125F/S273F、S273F/L276A、L276A/G125F、G125F/S273F/L276A,所述突变体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比野生型分别提高了20%、19%、36%、13%、29%、42%、46%、41%、53%;GABA的产量较野生型提高了29g/L、27g/L、51g/L、15g/L、34g/L、77g/L、95g/L、72g/L、127g/L,最高可达694g/L。GABA产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扩大其工业化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制备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也称γ-氨酪酸,分子式为C4H9NO2,相对分子质为103.12,由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催化而来。由于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焦虑、改善脑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近来发现GABA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善脑血栓、降低1型糖尿病等功能。尽管GABA具有诸多功能性,但是人体内GABA含量会随着人的年龄以及外界环境压力的增加而日益减少,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补充GABA对改善人体健康具有要意义。
GABA生产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化学合成法、植物富集法、微生物发酵法,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各不相同。动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GABA的高效生产方法。目前GABA制备方法以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合成法为主。化学合成法生产制备GABA的工艺有很多,其工艺生产的GABA纯度高,但生产过程能耗高,对温度要求严格,污染环境,安全性差,成本高,不符合绿色生产的理念,因此这些生产工艺不被业内所推崇。微生物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体内的L-谷氨酸脱羧酶将L-Glu或其盐脱羧转化成GABA,该方法具有专一性高、设备简单、环保、成本低、生产菌种多样且易获得等优点,但是天然L-谷氨酸脱羧酶活和催化稳定性较差,还不能够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基因工程和酶工程的手段,提高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提高GABA的产量,为扩大其工业化应用创造条件。
本发明提供了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是将E.coli BL21(DE3)来源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为亲本,在亲本第125位、126位、273位或276位的一个或多个多位突变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E.coli BL21(DE3)来源的大肠杆菌L-谷氨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将亲本第125位甘氨酸(Gly)突变为苯丙氨酸(Phe),并将突变体命名为G125F。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将亲本第126位丝氨酸(Ser)突变为谷氨酸(Gly),并将突变体命名为S126G。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将亲本第273位丝氨酸(Ser)突变为苯丙氨酸(Phe),并将突变体命名为S273F。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将亲本第273位丝氨酸(Ser)突变为谷氨酸(Gly),突变体命名为S273G。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是将亲本第276位赖氨酸(Lys)突变为精氨酸(Arg),突变体命名为L276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