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7879.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T11/00;G06T11/20;G06V10/56;G06V10/44;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静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协同 有害 气体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多个传感器,配置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感知,实时获取有害气体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随机分布于目标区域内,且须满足:在目标区域内的任意位置,以该位置为圆心,按照设定的第一阈值为半径,划定的圆形区域内,传感器的数量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其通过传感器组整体获取目标区域的各个位置的有害气体数据,通过绘制有害气体数据在目标区域的有害气体地形图来进行整体的第一图像分析,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警,同时使用分写纵截面来找到有害气体的源头,具有效率高和准确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尤其适用于化工行业有害气体的检测。
背景技术
有害气体是指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说对人和动物的健康虽无影响,但使人或动物感到不舒服,影响人或动物舒适度的气体。如NH3、H2S和CO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一些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植物,不仅美化居室,也可净化空气。如:菊花、茶花、仙客来、紫罗兰、晚香玉、牵牛花、石竹、唐菖蒲等植物。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探测头通过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样品进行调理,通常包括滤除杂质和干扰气体、干燥或制冷处理仪表显示部分。
有害气体检测是气体传感器的一大作用,有害气体的检测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测爆,第二是测毒。所谓测爆是检测危险场所可燃气含量,超标报警,以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测毒是检测危险场所有毒气体含量,超标报警,以避免工作人员中毒。
在日常生产中,化工行业比较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对于生产场所有害气体的检测,保证安全生产,是该领域十分重要的问题。
专利号为CN201310692344.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矿井环境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所述系统由多个检测单元和检测中心计算机组成实现对矿井环境有害气体的实现多点同时检测与状况判别,检测单元实现对检测点有害气体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各检测单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检测中心计算机实现信息交互,检测中心计算机用于对被检测矿井环境有害气体数据进行处理与管理,并通过多组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器实现对检测点、检测面和整个检测环境有害气体的状况进行等级判别。本发明通过研究现有煤矿有害气体检测技术准确性低和实时性差的难题,设计检测系统,可以根据煤矿检测点的实际状况把进气口均匀分布在被检测煤矿的不同部位实现多点同时检测煤矿有害气体浓度的实际状况。
其通过广布的气体传感器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再通过数据处理,以及多组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器实现对检测点、检测面和整个检测环境有害气体的状况进行等级判别,虽然能够对区域内多点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进行预警,但无法基于检测结果精准定位有害气体产生的源头,同时因为其需要针对每个点分别进行浓度检测和判别,而不是从区域整体进行分析判断,导致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传感器组整体获取目标区域的各个位置的有害气体数据,通过绘制有害气体数据在目标区域的有害气体地形图来进行整体的第一图像分析,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警,同时使用分写纵截面来找到有害气体的源头,具有效率高和准确率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包括多个传感器,配置用于对目标区域内的有害气体进行感知,实时获取有害气体感知数据;所述传感器组内的传感器随机分布于目标区域内,且须满足:在目标区域内的任意位置,以该位置为圆心,按照设定的第一阈值为半径,划定的圆形区域内,传感器的数量超过设定的第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路智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