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960.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珍;宁天勤;姚艳;樊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K9/00;A61K47/02;A61K47/32;A61K47/36;A61K47/38;A61K47/42;A61P17/00;A61P43/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支撑部分,所述主体支撑部分包括基层和分布于所述基层上的针体;
所述针体由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制备而成,所述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及其衍生物的单体聚合物或共聚物、海藻糖、葡聚糖、羧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聚乙烯醇、丝素蛋白、透明质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针体中分布有缓释微球和镁颗粒;其中,所述缓释微球由功效成分与生物兼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生物兼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乳酸、右旋糖酐、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二醇、羟丙甲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功效成分为肉毒杆菌素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毒杆菌素A的分子量范围为150-900kD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镁颗粒直径为10μm-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由抑菌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壳聚糖。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片微针贴片的肉毒杆菌素A的装载量为220-260U。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针体为锥形,高度为300-8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功效成分与微球溶液进行共混,加入水相中进行高速旋转,所述生物兼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功效成分组成的缓释微球在水相中形成沉淀;其中,所述微球溶液为所述生物兼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和溶剂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生物兼容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浓度为50-400g/L;所述溶剂选自二恶烷、苯、甲苯、戊烷、己烷、甲醇、乙醇、乙醚、醋酸乙酯、丙酮、四氯化碳中的至少一种;
(2)将缓释微球沉淀分离出来,与镁颗粒均匀混合后,放入微针凹模的针体槽部分;再将针体溶液加到微针凹模的针体槽中,先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低速离心或者真空干燥处理,然后刮去多余针体溶液后在室温条件下继续进行离心或者真空干燥处理;其中,所述针体溶液为所述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和水配制成的水溶液,所述水溶液中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浓度为20-200g/L;
(3)再将基层溶液加入到微针凹模中,在低温条件下于真空干燥器中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刮去多余针尖溶液后在30-40°C下干燥4-6小时;
(4)将微针凹模置于常温干燥后,将微针凹模内已固化的材料取出,即得到所述可溶性微针贴片。
9.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溶性微针贴片用于治疗多汗症或祛除皱纹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9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