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7967.1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应征;鲁崔涛;阮战伟;张宏宇;胡斐;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1/04;A6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郑茹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递送 生物 大分子 药物 离子 助导微针贴片 系统 方法 | ||
1.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包括离子助导装置、输送装置、溶液系统、微针装置和控制-固定装置;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电连于所述微针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连接于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和所述的微针装置,所述的控制-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微针装置固定于面部上唇和鼻翼周围皮肤部位,并调控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和所述的输送装置的各项参数,提高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入脑递送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是包括阳电级、阴电级和连接在阳电级和阴电级之间的电池,所述的电池用于为阳电级和阴电级提供直流电,直流电的电流密度为0.1~0.5mA/cm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直流电的电流密度为0.25mA/c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的阳电级和阴电级分别对应独立的所述的微针装置和所述的溶液系统;所述的输送装置是由多孔海绵、微导管、输送泵和储液器组成;所述的微针装置是由矩阵排列的具有中空结构的微针组成;所述的多孔海绵包括第一多孔海绵和第二多孔海绵,所述的第一多孔海绵的上表面固定在阳电级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多孔海绵的上表面固定在阴电级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微针装置包括第一微针装置和第二微针装置,所述的第一微针装置的针尾端固定在第一多孔海绵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微针装置的的针尾端固定在第二多孔海绵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微导管包括第一微导管和第二微导管,所述的输送泵包括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所述的储液器包括第一储液器和第二储液器;第一微导管的一端与第一多孔海绵连接;第一微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储液器连接;所述的第一输送泵设置在第一微导管上;第二微导管的一端与第二多孔海绵连接;第二微导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储液器连接;所述的第二输送泵设置在第二微导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固定装置通过角度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分别与阳电级和阴电级连接,所述的控制-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用于固定所述的微针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针的长度为80~220μm,所述的微针的内孔径为2~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针的长度为150μm,所述的微针的内孔径为6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液系统分为弱酸性水溶液和弱碱性水溶液两部分,储存于不同的储液器中,分别对应阳电级和阴电级应用;弱碱性水溶液由碱性氨基酸制备,适于溶解弱碱性环境中稳定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弱酸性水溶液由酸性氨基酸制备,适于溶解弱酸性环境中稳定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中性生物大分子药物选择性地溶解于弱碱性水溶液或弱酸性水溶液中,活着分两部分别溶解于弱碱性水溶液或弱酸性水溶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弱碱性水溶液由精氨酸、赖氨酸或组氨酸溶解于水中制备;所述的弱酸性水溶液由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溶解于水中制备;所述的弱碱性水溶液和弱酸性水溶液中允许加入药学公认的助溶剂、增溶剂、稳定剂、pH调节剂和/或抗氧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入脑的离子助导微针贴片系统的递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递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稳定性,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溶解于由碱性氨基酸制备的弱碱性水溶液或由酸性氨基酸制备的弱酸性水溶液中;所述的弱酸性水溶液和弱碱性水溶液分别储存于不同的储液器中;
第二步、将输送装置连接在储液器和多孔海绵之间;
第三步、用所述的控制-固定装置将所述的微针装置固定于面部上唇和鼻翼周围皮肤部位,并调控所述的离子助导装置和所述的输送装置的各项参数,提高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入脑递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慈溪生物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79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锌镍合金废水自动化处理装备
- 下一篇:一种数字超声波转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