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8272.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陶明;李楠;宦宣州;王韶晖;李兴华;余昭;吴晓龙;何育东;何仰朋;蒋波;刘志刚;孟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B01D53/96;G06Q10/06;G06Q50/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脱硫 系统 吸收塔 能效 评估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根据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及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可变能耗N12,根据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可变能耗N12评估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的能效,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准确评估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的能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电厂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WFGD)尤其是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目前,国内燃煤电厂逐步完成了超低排放的工程改造,脱硫系统能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对其核心设备吸收塔目前还没有简便易行的能效评价方法。吸收塔进行能效评价的意义在于对不同容量机组、不同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脱硫吸收塔的设计进行客观的能耗评价,从而在满足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前提条件下,找出能耗最低的吸收塔设计或改进方案。
公开号为CN 11156367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影响因素的脱硫系统能耗评价指标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脱硫系统耗电总量与对应机组总发电量进行对比,然后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的能耗指标。该方法无法对不同入口二氧化硫浓度的脱硫系统以及入口烟气量不同(机组容量不同)的脱硫系统进行能耗指标的技术对比。当脱硫系统所包含的范围不同时(有些系统包含增压风机,有些系统不含)即使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及烟气量相同,其能耗指标的差异也较大,无法客观对比脱硫系统吸收塔设计方案的能耗指标,因此评估的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准确评估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的能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方法包括:
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
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
根据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及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可变能耗N12,根据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可变能耗N12评估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的能效。
还包括:计算循环泵轴功率吸收塔所有循环泵轴功率之和P。
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P×3600×1000)/(Q×C),Q为脱硫系统每小时处理烟气量,C为脱硫系统入口二氧化硫浓度。
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R/C,R为吸收塔沿程阻力,C为脱硫系统入口二氧化硫浓度。
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可变能耗N12=N1+N2。
N12较大,则表明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能耗较高。
一种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能效评估系统,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循环泵能耗N1;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脱除单位质量二氧化硫的阻力能耗N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