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361.X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强;何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06;G07C9/00;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耳机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语音口令。对语音口令进行处理,得到语音口令处理结果。将语音口令处理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声学模型,得到多个拼音识别结果。将多个拼音识别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语言模型,得到语音文本。将语音文本与文字库进行对比,得到语音对比文本。若语音对比文本与预存文本一致,发出解锁智能耳机的指令。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语音口令处理模块、拼音识别模块、语音文本识别模块、文字对比模块和文本对比模块。则对于智能耳机来说,可以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并根据用户身份认证的情况判断是否解锁智能耳机,保证智能耳机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 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智能耳机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耳机 同时具有通话、语音聊天等隐私功能,为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基于耳机 的身份认证功能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智能耳机的功能操作都是基于纯 语音进行交互,可以通过耳机直接发出语音口令,以进行打电话、播报短 信、记事、日程等操作。现有的身份认证技术大都基于手机终端实现,例 如包括输入数字密码、图案密码、指纹密码等屏幕锁屏方案,这些屏幕锁 屏方案都是需要在屏幕上操作的,针对的是有屏幕的硬件终端,但是对于 没有屏幕的智能终端来说,无法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则不能保证智能终端 的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用以改善 现有技术中对于没有屏幕的智能终端来说,无法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则不 能保证智能终端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方法,其包括如 下步骤:获取语音口令。对语音口令进行处理,以得到语音口令处理结果。 将语音口令处理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声学模型,以得到多个拼音识别结果。 将多个拼音识别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语言模型,以得到语音文本。将语音 文本与预置的文字库进行对比,以得到语音对比文本。对比语音对比文本 和预存文本,若语音对比文本与预存文本一致时,则发出解锁智能耳机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比语音对比文本和预存文本的步骤 之后,方法还包括:若语音对比文本与预存文本不一致,则发出重新获取 语音口令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对语音口令进行处理,以得到语音口 令处理结果的步骤包括:对语音口令进行采样编码,以得到第一编码。对 第一编码进行转换,以得到第二编码。对第二编码进行译码,以得到语音 口令处理结果,并将语音口令处理结果传输至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语音口令处理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 声学模型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建立声学初始模型。获取多个语音数 据,以建立语音数据库。利用语音数据库训练声学初始模型,以得到训练 好的声学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将多个拼音识别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 语言模型的步骤之前,方法还包括:建立语言初始模型。获取多个文字, 以建立文字数据库。利用文字数据库训练语言初始模型,以得到训练好的 语言模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耳机身份认证装置,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口令。语音口令处理模块,用于对语音口令进行 处理,以得到语音口令处理结果。拼音识别模块,用于将语音口令处理结 果输入至训练好的声学模型,以得到拼音识别结果。语音文本识别模块, 用于将拼音识别结果输入至训练好的语言模型,以得到语音文本。文字对 比模块,用于将语音文本与预置的文字库进行对比,以得到语音对比文本。 文本对比模块,用于对比语音对比文本和预存文本,若语音对比文本与预 存文本一致时,则发出解锁智能耳机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文本对比模块包括:重新获取单元, 用于若语音对比文本与预存文本不一致,则发出重新获取语音口令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紫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