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平行超导散热片、换热装置及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8744.7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琼榕;陈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能热交换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1/18;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栾洋洋;欧阳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平行 超导 散热片 装置 散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平行超导散热片、换热装置及散热器,包括本体,本体来回弯折,并在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接触部,接触部用于与外部热源或冷源接触,本体为封闭结构,并在本体内设置有真空腔体,真空腔体内装有导热液。该散热片在工作时,真空腔体内的导热液形成“蒸发‑冷凝‑回流”的“内循环”传热,且整个非接触热源部分的散热片外壁直接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或整个非接触冷源部分的散热片外壁把空气中的热量传送至冷源,使得该散热片能同时实现传热和散热或者冷却空气的作用,其自身就是完整的散热器,且该散热片传热系数高、散热或冷却效率高。该散热片可以大大降低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且该散热器可用于长距离的热传导或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用途平行超导散热片、换热装置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散热器通常包括热管和散热装置。热管通常只用作导热用途,其一端与热源接触,其另一端散热装置例如翅片散热装置连接。在散热器工作的过程中,热管将热源的热量传导至散热装置,再由翅片散热装置进行散热处理。由于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与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正相关,故为提高散热的效果通常会需要配置体积和重量较大的散热器,增大了所需散热产品的重量和体积;传统的热管随长度的增加热传导的效率降低,故传统的热管通常仅能作短距离的热传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平行超导散热片、换热装置及散热器,可以减小散热器的体积和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平行超导散热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来回弯折,并在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外部热源或冷源接触,所述本体为封闭结构,并在本体内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内装有导热液,且真空腔体内留有多余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真空腔体贯通本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真空腔体的内壁上沿着内壁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条沟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为扁平结构、方形管结构、椭圆形管结构、圆形管结构或多边形管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为铜质散热片、铝质散热片或不锈钢散热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的本体上的相邻两个接触部互相平行。
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所述的散热片,还包括制冷管,所述散热片的至少一个接触部与制冷管接触,所述制冷管内通入冷媒,所述制冷管用于与外部散热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冷管包括多个平行的管段,各个管段的首端和尾端通过连接管顺次连接,所述制冷管的一端还连接有用于通入冷媒的流入管,所述制冷管的另一端还连接有用于供冷媒流出的流出管,在相邻管段之间均装有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两侧的接触部分别与两个管段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冷管包括多个平行的管段,在各个管段的首端设置有分流管,各个管段的首端均与分流管连通,所述分流管还与流入管连通,所述流入管用于通入冷媒;在各个管段的尾端设置有汇流管,各个管段的尾端均与汇流管连通,所述汇流管还与流出管连通,所述流出管用于供冷媒流出;在相邻管段之间均装有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两侧的接触部分别与两个管段接触。
一种散热器,包括所述的散热片,还包括若干根间隔设置的导热条,在相邻两根导热条之间设置有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的接触部与所述两根导热条接触并固定,该散热器还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用于与热源接触,所述导热条的一端与导热块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能热交换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未经特能热交换科技(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