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驱动的多驱输送机转矩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8958.4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尹小明;岑梁;何海国;王伟;季国良;范津津;林瑞学;汪剑荣;王佳峰;王晟;倪浅雨;毕祥宜;吕斌斌;邱泽晶;肖楚鹏;胡文博;余梦;朱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23/22;B65G15/60;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驱动 输送 转矩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据驱动的多驱输送机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主驱动单元、中部驱动单元和尾部驱动单元,所述控制方法以下步骤:
步骤S1:头部驱动单元设置为速度驱动模式,中部驱动单元和尾部驱动单元均设置为转矩控制模式;
步骤S2:设置主采样周期TS,采集物料分布向量xk,主驱动单元转矩TET、中部驱动单元转矩TEZ、尾部驱动单元转矩TEW;
步骤S3:将TET、TEW、输送带带速v加入xk中,形成中部驱动单元的输入向量
将TEZ、TET、v加入物料分布向量xk中,形成尾部驱动单元的输入向量
步骤S4:调用离线建立和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读取预存好的模型参数,将中部驱动单元的输入向量和尾部驱动单元的输入向量输入到预测模型中进行计算,获得模型输出值即中部转矩偏差ΔTE(TZ)和尾部转矩偏差ΔTE(ZW);
步骤S6:根据中部转矩偏差ΔTE(TZ)和尾部转矩偏差ΔTE(ZW)设定中部驱动单元转矩调整值和尾部驱动单元转矩调整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驱动的多驱输送机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获取所述物料分布向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将输送带承载段分成定长的n等份的输送带段,获取输送带瞬时装载量q;
步骤S22:获得首段输送带的物料量如下:
其中,N=t1/ts,l为输送带段长度,v为输送带带速,tl=l/v,ts为采样周期;
步骤S23:经过时间后获得输送带上的物料分布向量:
x=(x1,x2...xm,xm+1...xn),
其中,s为中部驱动绕出点到落料点之间的皮带长度,v为输送带带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驱动的多驱输送机转矩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所述的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训练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头部驱动单元、中部驱动单元和尾部驱动单元都设置为速度控制模式;
S42:设置在线装载量测量周期ts’,开始装载量在线测量;设置变量采样周期TS’获取v、x、TET、TEZ、TEW,TS’>ts’;
S43:将TET、TEW、v加入x中,形成中部驱动单元的输入向量,XZ=(x1,x2...xm,xm+1...xn,v,TEW,TET);将TEZ,TET,v加入x中,形成尾部驱动单元输入向量,XW=(x1,x2...xm,xm+1...xn,v,TEZ,TET);
S44:采集运输机多种工况的数据,通过处理获得中部驱动单元学习样本和尾部驱动单元学习样本存入样本集和其中k为第k个TS’周期,NZ表示中部驱动单元样本数量,NW表示尾部驱动单元样本数量;
S45:通过LSSVM算法对样本集进行建模训练;
S46:训练完成后将LSSVM模型参数存入PLC,以供在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长兴县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89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冻升华垃圾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深度脱硝的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