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9271.2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奉民;刘小辉;谢小华;郑升宝;吴勇;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桥面 模板 现浇湿 接缝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属于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多块顺桥向排布的预制板,以及连续铺设在相邻两块预制板之间的现浇段,预制板顺桥向两头设置有半“U”形状构造延伸段,相邻两块预制板的半“U”形状构造延伸段对接合成一个整“U”形状凹口,作为现浇段的底模,现浇段与相邻两块预制板浇筑连接,预制板和现浇段采用混凝土材料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本发明免除现场模板装卸工作,方便施工,降低造价,避免施工过程中桥下通行安全隐患,最大程度提高湿接缝结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是在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梁基础上结合了两种材料各自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不同于传统梁桥的结构形式,可最大程度地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制造、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操作,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其中湿接缝是钢混组合梁设计中的重点,确保预制构件拼装完成后形成受力稳定的整体,当前,常规钢混组合梁进行桥面板纵向湿接缝作业时,在预制桥面板架设完成后首先需要在预留湿接缝位置搭设模板,再浇筑湿接缝段混凝土,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现场搭设模板工作量较大,质量可控性差,影响湿接缝结构强度;2、加大施工成本及高空作业风险性;3、模板搭设完成前不可避免地会对桥下通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其结构包括多块顺桥向排布的所述预制板,以及连续铺设在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板之间的现浇段,所述预制板顺桥向两头设置有半“U”形状所述构造延伸段,所述相邻两块预制板的半“U”形状所述构造延伸段对接合成一个整“U”形状所述凹口,作为所述现浇段的底模;所述现浇段与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板浇筑连接,所述预制板和所述现浇段采用混凝土材料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现浇段的上端面与所述预制板的上端面齐平。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板的四个角底部预设一定范围的所述纤维加强材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板顺桥向预埋有多根所述水平钢筋,每根所述水平钢筋沿横向桥间隔布置,所述水平钢筋的两头延伸至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板内。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块所述预制板的半“U”形状所述构造延伸段底部之间预留1cm左右的所述工作间隙,所述工作间隙中填补密封海绵。
更进一步的,半“U”形状所述构造延伸段底部预埋有水平的钢筋网。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适用于任意桥跨、任意桥宽组合梁预制桥面板的连接,与常规的湿接缝结构相比自带底模,方便施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桥下通行安全隐患,本发明的湿接缝底模跟桥面板一同在工厂内预制完成,施工质量、安装精度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制板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应预制板的侧面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构造延伸段的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预制板湿接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预制板-1、水平钢筋-2、纤维加强材料-3、钢筋网-4、构造延伸段-5、凹口-6、工作间隙-7、现浇段-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泡沫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升华黑色聚氨酯热熔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