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89558.5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平;许静;吴百公;关杰仁;谷家扬;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08;B23K26/70;B23K37/02;B21D1/0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应 加热 焊接 变形 薄板 平装 | ||
1.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焊接机构(2)和感应加热机构(3),所述焊接机构(2)通过滑板一(4)与导轨(1)滑动连接,所述感应加热机构(3)通过滑板二(5)与导轨(1)滑动连接;
所述焊接机构(2)包括激光发射筒(21)、激光头(22)和传动机构一(23),所述激光发射筒(21)与激光头(22)相连且沿激光头(22)发出激光,所述激光发射筒(21)通过传动机构一(23)与滑板一(4)相连;
所述感应加热机构(3)包括距离探测器(31)、夹持块(32)、防护框(33)、感应加热线圈(34)和传动机构二(35),所述距离探测器(31)通过传动机构二(35)与滑板二(5)相连,所述夹持块(32)分别与距离探测器(31)、防护框(33)相连,所述防护框(33)内设置感应加热线圈(34),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4)与防护框(33)的接触部分分别设置进水口(36)和出水口(37),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4)内设置冷却水通道(38),所述冷却水通道(38)分别与进水口(36)、出水口(3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一(23)包括立柱一(231)、转台一(232)、电机一(233)、连接臂一(234)、连接臂二(235)、电机二(236)、电机三(237)和连接臂三(238),所述立柱一(231)的底部与滑板一(4)相连,顶部与转台一(232)转动连接,所述转台一(232)通过连接臂一(234)与连接臂二(235)相连,所述电机一(233)用于驱动转台一(232)转动,所述电机二(236)、电机三(237)分别用于驱动连接臂二(235)的底部、顶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2)还包括配电箱一(24),所述配电箱一(24)设置于滑板一(4)上,所述配电箱一(24)分别与电机一(233)、电机二(236)、电机三(23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二(35)包括立柱二(351)、转台二(352)、电机四(353)、连接臂四(354)、连接臂五(355)、电机五(356)、电机六(357)和连接臂六(358),所述立柱二(351)的底部与滑板二(5)相连,顶部与转台二(352)转动连接,所述转台二(352)通过连接臂四(354)与连接臂五(355)相连,所述电机四(353)用于驱动转台二(352)转动,所述电机五(356)、电机六(357)分别用于驱动连接臂五(355)的底部、顶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二(35)还包括旋转电机(359),所述旋转电机(359)的一端与连接臂六(358)相连,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距离探测器(3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机构(3)还包括配电箱二(39),所述配电箱二(39)设置于滑板二(5)上,所述配电箱二(39)分别与电机四(353)、电机五(356)、电机六(357)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32)为U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探测器(31)为红外距离探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4)由铜线圈绕制而成,铜线圈的材质为T3铜,壁厚为2~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焊接变形薄板矫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一(4)、滑板二(5)通过外部履带滑动于导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5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