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89929.X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涛;马文其;任有奎;胡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陈健阳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处置 注浆减沉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矸石清洗:通过清洗设备向挑选后堆积的煤矸石堆进行冲洗,对煤矸石表面污垢杂质进行清洗,清除煤矸石表面的杂物;S2、煤矸石浆液制备处理:将固体废物煤矸石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磨粉机对破碎的煤矸石进行磨粉,磨粉后通过滤网抖动筛选出合格的煤矸石粉。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对制备煤矸石浆液时,预先对煤矸石进行挑选清洗,再将处理后的煤矸石进行破碎磨粉,提高后续制备煤矸石浆液的质量,减小制备出的煤矸石浆液存在的杂质,提高浆液的流动性,从而提高离层带注浆充填的效果,减小浆液的浪费,提高注浆的质量,利于后续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层带注浆充填采煤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
背景技术
离层带注浆充填的效果和经济合理还与钻孔的深度、开钻时间、钻孔间距、砂浆的流动性、钻孔的注浆能力等因素有关,若通过建立注浆站和在采空区打钻孔,及时向离层带中的岩层进行高压注浆,使浆体充塞于岩层间的离层空间,就可以减少离层带岩层的沉缩率,从而减少地表的下沉和变形,有利于进行“三下”采煤,方法称为离层带注浆充填采煤方法。
采动后顶板上覆岩层除产生冒落、断裂外,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的部分岩层还出现离层现象,明显出现离层的区间统称为离层带,制浆站和通往钻孔管网的设置与灌浆防灭火中的注浆站与管网基本相似,可参考有关资料予以确定,钻孔的布置是影响能否实现高压注浆和及时、充分注浆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本法成败的关键,应根据地表的保护要求和岩层移动情况来加以确定。
现实的技术中,在覆岩破坏过程中的离层空间,需要人工将固废煤矸石浆液注入离层空间中进行填充,来实现抑制注浆层位的覆岩进一步发生破坏,减缓覆岩移动向其上地表的传播速度,控制岩层移动而最终实现减小地表下沉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固废煤矸石处置步骤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固废煤矸石再制备成浆液时,大多直接对固废煤矸石进行破碎磨粉,未对固废煤矸石进行清洗挑选,进而导致制备出的煤矸石浆液存在的杂质较多,影响浆液的流动性,从而降低离层带注浆充填的效果,造成浆液的浪费,而且降低了注浆的质量,不利于后续的处理,严重的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固废煤矸石再制备成浆液时,直接对固废煤矸石进行破碎磨粉,未对固废煤矸石进行清洗挑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固废煤矸石处置注浆减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煤矸石清洗:通过清洗设备向挑选后堆积的煤矸石堆进行冲洗,对煤矸石表面污垢杂质进行清洗,清除煤矸石表面的杂物;
S2、煤矸石浆液制备处理:将固体废物煤矸石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再通过磨粉机对破碎的煤矸石进行磨粉,磨粉后通过滤网抖动筛选出合格的煤矸石粉;
S3、煤矸石浆液制备,将煤矸石粉与水泥和生石灰等原料进行等比例添加,放入搅拌设备的内部,再进行搅拌混合成煤矸石浆液;
S4、煤矸石储存,将混合后的煤矸石浆液通过搅拌设备的排料管排出,集中储存至可移动的罐体内部;
S5、钻孔,通过外部钻孔设备向地表进行钻孔,直至钻孔深入覆岩层中的离层空间;
S6、注浆,将注浆高压泵与罐体进行连通,高压泵抽取罐体内的煤矸石浆液,通过钻孔注入覆岩层中的离层空间,直至填充覆盖覆岩层中的离层空间。
优选的,所述S6中高压泵通过管道与罐体进行连通,管道与罐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S1中挑选后的煤矸石,为含泥量较少的煤矸石。
优选的,所述S5中覆岩层中的离层空间,为覆岩破坏过程中形成的离层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89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