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雾探测系统及具有其的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216.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伟;程书山;于水;王爽;董文俊;党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K13/00;G08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马青峦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探测 系统 具有 飞行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雾探测系统及具有其的飞行器。烟雾探测系统包括烟雾探测装置和多个测温装置。烟雾探测器布置在舱室内,用于感测舱室内的烟雾浓度并能够发出烟雾告警信息。多个测温装置布置在舱室内用于感测舱室内的温度。其中,当至少一个测温装置感测的温度达到或超过预定温度值时控制舱室的通风装置停止通风。根据本发明,将烟雾探测器直接布置在飞行器的舱室内,避免了将烟雾探测器安装在通风管道内而影响通风气流,并且避免了烟雾探测器吸入通风管道内的灰尘而导致误告警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用航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雾探测系统及具有其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民用飞机具有专门的电子设备舱用于安装电子设备并为其提供正常工作环境。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积聚在电子设备舱的密闭空间内,会导致舱室内温度升高。为了避免超温,通常还设置有通风系统用于在电子设备舱和外界之间产生空气流动进行通风,从而实现降温。
另外,电子设备的舱室内一般还布置有烟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可以感测舱室内的烟雾浓度,并且在烟雾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发出烟雾告警。考虑到舱室内有通风,为了避免通风对烟雾探测器的感测和判断造成影响,当前一般采用管道式烟雾探测器。即将烟雾探测器安装在电子设备舱排风处的通风管路内,通过检测排气中的烟雾浓度,判断是否进行烟雾告警。然而,将烟雾探测器布置在通风管道内的设计会影响舱室内的通风流量。并且,在舱室内有灰尘的情况下,如果灰尘随排风一起进入通风管路内被烟雾探测器感测到,还存在误告警的风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烟雾探测系统及具有其的飞行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舱室的烟雾探测系统及具有其的飞行器,以解决当前民用飞机电子设备舱的烟雾探测器布置在通风管道内影响舱室内的通风流量并且容易误告警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的舱室的烟雾探测系统,所述舱室设置有能够实现所述舱室与外界之间的通风以对所述舱室降温的通风装置,所述烟雾探测系统包括:
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布置在所述舱室内并且被构造为能够感测所述舱室内的烟雾浓度并在所感测到的烟雾浓度达到或超过预定浓度值时发出烟雾告警信息;以及
多个测温装置,所述多个测温装置布置在所述舱室内并被构造为能够感测所述舱室内的温度;
其中,所述烟雾探测系统被构造为,当所述多个测温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所感测的温度达到或超过预定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通风装置停止通风。
根据本方案,通过舱室内布置的测温装置控制通风装置的工作状态,使得当测温装置感测的温度值超过预先设定的值时控制通风装置停止通风,使舱室内的空气可以自由扩散,从而烟雾探测器可以在不受通风影响的情况下准确地感测舱室内的烟雾浓度,这样就可以将烟雾探测器直接布置在飞行器的舱室内,避免了将烟雾探测器安装在通风管道内而影响通风气流,并且避免了烟雾探测器吸入通风管道内的灰尘而导致误告警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烟雾探测系统还被构造为,当所述多个测温装置中的每一个所感测的温度均低于所述预定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通风装置开启通风。
根据本方案,可以在严格排除舱室内存在起火可能的情况下再进行通风,避免通风对烟雾感测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测温装置是温度开关,多个所述温度开关之间以串联的方式布置并与所述通风装置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其中在所述温度开关感测到的温度超过所述预定温度值时,所述温度开关被断开。
根据本方案,测温装置可以基于舱室内的温度实现对通风装置的控制线路的通断控制,控制方式巧妙且容易实现。并且串联的方式使得当任一个温度开关感测的温度超过预定值时即可控制通风装置停止运行,可以提高反应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