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285.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傅毅;叶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387;G01R31/389;G01R31/37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朱玉珍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 蓄电池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特定检测设备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且特定检测设备与电池管理系统BMS通信连接,特定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双向隔离DC‑DC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双向隔离DC‑DC模块和储能模块用于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第一检测模块用于确定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状态参数;电池管理系统BMS包括放电模块、指令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其中,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直流充电口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放电,指令模块用于向特定检测设备发送指令信息,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数据传出模块用于将检测得到的初始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特定检测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2年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由1万增长至60多万,保有量已超1%的临界点,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行业结束导入期,稳步进入成长期。且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类发展规划相关的文件,可见,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类产品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和储能领域。然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面临着安全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用户使用方法不当,造成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短路出现燃烧、爆炸;另一方面是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锂离子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在石墨负极的配合下,一旦出现高温容易发生爆炸燃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在使用中的燃烧、爆照,势必会给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带来人身、财产的威胁。
综上,对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状态参数/指标(例如:内阻、容量等)进行检测,可以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质量进行鉴定评估,有利于提升对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质量与安全状况判断的准确性。因此,急需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设备或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系统,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括一个以上单体电芯,所述系统用于检测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状态参数,所述系统包括特定检测设备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且所述特定检测设备与电池管理系统BMS通信连接,
所述特定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双向隔离DC-DC模块和储能模块,其中,所述双向隔离DC-DC模块和储能模块用于对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状态参数;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包括放电模块、指令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其中,所述放电模块用于通过直流充电口对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放电,指令模块用于向所述特定检测设备发送指令信息,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数据传出模块用于将检测得到的初始状态参数发送至所述特定检测模块。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检测状态参数包括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可用容量、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容量、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直流内阻、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电压一致性、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单体直流内阻中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特定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满足预设精度条件,所述预设精度条件为±0.1%rdg、±0.1%f.s。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指令模块用于向所述特定检测设备发送充电/放电状态指引、最大允许放电电流、最低单体电压、单体最低允许电压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以控制所述特定检测设备对所述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特定检测设备的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通信,以获取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检测到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部分或全部所述初始状态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盛德东南(福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