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0346.9 | 申请日: | 202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0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龚贤夫;周姝灿;左郑敏;卢洵;刘新苗;刘正超;盛杰;徐芸霞;张东辉;彭虹桥;陈鸿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9 | 分类号: | G06Q10/0639;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旭红;晏静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并网 综合 效用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选取储能并网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接入容量,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经济性分析以及其他效益分析的模型;采用电力系统稳态热稳分析、暂态N‑1扫描和暂态N‑2扫描确定安全稳定分析模型的安全稳定评分指标,采用投资经济测算指数评估经济性分析模型,获取经济性评分指标,将预设的电网阻塞效益、电网调峰的收益和网损降低收益输入其他效益分析模型进行求和计算,获取其他效益评分指标;根据安全稳定评分指标、经济性评分指标和其他效益评分指标进行加权计算,获取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本发明含储能并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效益的综合评价,提高了储能并网的评估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的确定,储能在电力系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投入和应用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储能灵活的能量时间搬运功能,可以使得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更加友好、可控,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支撑,还可以给装置于用户侧,为用户提供峰谷调节、提升供电能力、提升供电可靠性等多种需求,大容量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最大的储能已经获得较多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锂电池为代表的非抽水蓄能储能技术快速进步,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取得快速规模化应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清洁化转型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
目前,储能技术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储能应用原理及适合的应用场景也有较大差别,中短期非抽水蓄能储能由于成本较高,应用场景主要受制于政策支持,但是随着未来储能成本有效下降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储能的大范围使用将是大势所趋,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储能大范围使用,一方面要在电网规划中考虑储能要素,以获得更合理和更有指导性的电网规划,另一方面对各方面、各行业的储能也要统筹规划,获得更大的全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储能的投资方组成复杂,可由电网公司、电源公司、用户以及第三方投资主体构成,接入地点分为电网侧、电源侧或用户侧,不同的接入地点、投资方以及获利方的评价指标也不一样,评价储能的综合效益,不仅要从其投资主体的获利途径来看,也要分析对其他主体的潜在效益,以及对全社会的效益,从电网投资的电网侧储能、电源侧储能、用户侧储能等多角度分析总结了储能对电网、电源、用户及全社会的综合效益。当前含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对于储能系统安装位置的多样性的处理和储能系统构成比较单一,以及缺乏对含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益评价关于安全性、经济性、缓解电网阻塞、电网调峰的收益、网损降低收益等多方面考虑,导致综合效益评价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以解决储能并网综合性评价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能并网的综合效用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基础模型,选取储能并网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接入容量,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模型、经济性分析模型以及其他效益分析模型;其中,所述储能并网的类型包括,含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所述安装位置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
采用电力系统稳态热稳分析、暂态N-1扫描和暂态N-2扫描确定所述安全稳定分析模型的安全稳定评分指标,采用投资经济测算指数评估所述经济性分析模型,获取经济性评分指标,将预设的电网阻塞效益、电网调峰的收益和网损降低收益输入所述其他效益分析模型进行求和计算,获取其他效益评分指标;
根据所述安全稳定评分指标、所述经济性评分指标和所述其他效益评分指标进行加权计算,获取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采用电力系统稳态热稳分析、暂态N-1扫描和暂态N-2扫描确定所述安全稳定分析模型的安全稳定评分指标,包括:
根据节点X注入线路XY的功率与线路XY的额定载流容量的比值,获取线路XY的负载率CLF,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