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0527.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洪超;阮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G02C7/12;G02C7/10;G02B5/30;G02B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变色 偏光 树脂 镜片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树脂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光致变色液加入树脂单体中,再加入引发剂一起搅拌均匀,树脂单体:光致变色液:引发剂按质量比为100:(0.03‑0.06):(2‑3);S2、偏光膜经过软化处理、定型处理、化学处理后,用塑料胶圈把偏光膜固定在玻璃模具中;S3、通过浇料器把S1步骤中混合均匀的料经过滤纸过滤后注入到有偏光膜的玻璃模具中;S4、将玻璃模具放入固化炉第一次固化成型,该制造工艺实施过程简单,制备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属于超薄型,且坚固耐用,符合行业标准,镜片本身厚度薄,质量轻,有利于后续加工和销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镜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光学镜片用玻璃材料、高端树脂材料、稀有技术材料等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光学元件,对光具有聚焦、准直和散射等作用,是激光雷达、光纤通信、智能投影、安防监控和AR/VR眼镜上的核心元件。
树脂镜片是一种用有机材料制作的镜片,内部是一种高分子链状结构,联接而呈立体网状结构,分子间结构相对松弛,分子链间有可产生相对位移的空间。光线可透过率为84%-90%,透光性好,同时光学树脂镜片抗冲击力强。
目前在偏光树脂镜片在生产过程中,对偏光膜的制造工艺是很重要的,分为干法和湿法。现有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的影响,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后端不好控制,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
一种超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光致变色液加入树脂单体中,再加入引发剂一起搅拌均匀,树脂单体:光致变色液:引发剂按质量比为100:(0.03-0.06):(2-3);
S2、偏光膜经过软化处理、定型处理、化学处理后,用塑料胶圈把偏光膜固定在玻璃模具中;
S3、通过浇料器把S1步骤中混合均匀的料经过滤纸过滤后注入到有偏光膜的玻璃模具中;
S4、将玻璃模具放入固化炉第一次固化成型;
S5、将模具中成型的复合基片进行开模、通过激光切割机进行车边,然后进行打磨,以及通过超声波进行清洗;
S6、再将复合基片放入固化炉第二次固化去应力;
S7、将固化后的复合基片挂在提拉机上,在超声波下依次通过碱洗、酸洗、去离子水洗、干燥后,移至加硬液槽,慢慢下降,下落速度为每秒2mm,槽内浸渍时间50-80s,上升速度为每秒2mm,提拉时间70-90s,浸涂好加硬液的复合基片放入到温度为100℃的烘箱中固化4h;
S8、将镀制好加硬膜层的复合基片放置在真空等离子镀膜设备中,溅射旋转沉积并将减反增透膜层镀制在树脂镜片的加硬膜层上,然后真空镀制防水膜层至镜片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加硬镀膜层的厚度为5-15微米。
优选的,所述减反膜为氧化硅膜层,其厚度为400-600纳米。
优选的,所述S4中,第一次固化成型的温度为75℃,时间为2h。
优选的,所述S6中,第二次固化去应力的温度为95℃,时间为0.5h。
优选的,所述防水膜层的主要成分是氟化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制造工艺实施过程简单,制备的变色偏光树脂镜片属于超薄型,且坚固耐用,符合行业标准,有利于后期的加工和销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未经超丰微纳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0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