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2797.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军;张昌太;林西伟;张明义;王永洪;白晓宇;赵春亭;侯伟平;王金龙;刘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业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春芳 |
地址: | 26604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腰梁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桩、腰梁模、锚杆以及支撑组件,多个支护桩沿着深基坑或边坡侧壁周向分布,腰梁模包括内侧模、外侧模、顶模、底模以及端盖,腰梁模内形成有浇筑腔体,顶模上形成有多个浇筑口,锚杆经过内侧模以及外侧模,另一侧插接到锚杆孔内;支撑组件设置在桩间空区对应的腰梁模下方,其包括底座、伸缩支架、支撑架以及支撑模组,支撑模组从腰梁模底部延伸至土层内,腰梁模一体化制造,大大节省了模板木材及钢筋等自然资源,腰梁模工厂化预制,现场腰梁模固定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支模、支撑工作,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钢筋绑扎及安装固定工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及边坡加固项目中,经常用到腰梁结构构件,目前腰梁结构构件一般都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钢腰梁。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腰梁结构一般为异形梁,其截面尺寸较小,在其截面上还需要穿锚杆,使得支设模板难度大,腰梁整体上易松动,存在建筑质量问题,且支设效率低,进度慢;
(2)腰梁支模过程中,使用木材量较大,浪费自然资源;同时,钢筋制作安装、支设模板需要大量工人,成本较高。
采用钢腰梁结构及工艺存在如下问题:
(1)整体性较差,易变形,影响使用功能;
(2)使用钢材量大,浪费矿产资源;焊接量较大;重量大,经常需要吊装机械及大量人工;成本较高。
经检索,专利名称“可拆卸组合式变截面型钢腰梁”,申请号为 201510380197.0的发明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组合式变截面型钢腰梁,针对不同受力区采用不同截面的型钢,旨在解决普通型钢腰梁承载不足的问题。该发明是改良型的钢腰梁,仍然存在普通钢腰梁结构及工艺存在的类似问题,虽然减少了焊接工作量,但螺栓拼装工作量很大,而且因为施工现场锚杆孔位偏差加大,现场安装难度很大,大部分项目现场不具备回收条件,一次性投资很大。
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腰梁”,授权号为CN102704490B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腰梁,由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组成。该发明是型钢混凝土腰梁结构,解决钢腰梁易变形的问题,使用钢材量较大,重量大,安装困难,成本较高,大部分项目现场不具备回收条件,一次性投资大。
专利名称“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的装配式腰梁配筋结构及施工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 112195932 A的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的装配式腰梁配筋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使钢筋绑扎便捷,提高底部抗拉和两侧弧形卡桩面抗压性能。该发明是改良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腰梁,仍然存在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工艺存在的类似问题,钢筋帮扎工作量很大,支模工作量大,且因为是异形梁,模板周转困难,使用木材量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腰梁支护过程中难度大,腰梁结构易松动,传统腰梁支护过程中木材和钢筋使用量大,成本高;同时,钢筋制作安装、支设模板工艺复杂,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其包括:
支护桩,多个所述支护桩沿着深基坑或边坡侧壁周向分布,相邻所述支护桩之间为土层,所述土层形成有从所述土层侧壁向内延伸的带有一定斜度的锚杆孔;
腰梁模,所述腰梁模包括内侧模、外侧模、顶模、底模以及端盖,所述腰梁模内形成有浇筑腔体,所述顶模上形成有多个浇筑口,用于浇筑混凝土;所述内侧模与所述支护桩的侧壁接触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所述土层及所述内侧模之间形成有桩间空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业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北分公司,未经青岛业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2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