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3060.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1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勇;肖丹;李四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A61K36/48;A61K35/747;A61P1/04;A61P1/00;C08B37/00;A23C9/12;A23C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鹰嘴豆 多糖 制备 治疗 预防 溃疡性 结肠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申请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合生元组合物,包括:鹰嘴豆多糖和罗伊氏乳杆菌。本申请提供了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病机理不清晰的肠道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炎(IBD)其中的一种,发病部位位于结肠和直肠的粘膜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等症状。目前,治疗UC的传统方案主要为水杨酸类药物、中药灌肠剂等,手术等也作为医治手段,但由于UC的治疗难度大,这些治疗方案中水杨酸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易反复,中药灌肠剂给药途径较为复杂。
目前尚未发现对UC具有良好治疗或预防效果、以及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因此,研发一种预防或治疗UC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预防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鹰嘴豆多糖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鹰嘴豆多糖的用量为100~400mg/mL。
具体的,所述鹰嘴豆多糖的用量为200 mg/mL。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鹰嘴豆多糖为从鹰嘴豆提取分离的多糖。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取分离方法包括:
将鹰嘴豆和水混合,加热提取得到浸提液;其中,所述鹰嘴豆和所述水的料液比为:5~25 g/mL,加热温度为60~100℃,提取时间为1~5 h;重复提取次数为1~4次,离心将每次提取的上层浸提液合并,得到浸提液;
将所述浸提液与无水乙醇混合,静止,然后离心取出沉淀物,获得鹰嘴豆多糖粗提物;
将所述鹰嘴豆多糖粗提物采用Sevage试剂联用木瓜蛋白酶法除去鹰嘴豆多糖粗提物中的蛋白质,干燥后得到鹰嘴豆多糖。
具体的,浸提液的制备步骤包括:水提法的料液比为:5~25 g/mL。提取温度为60~100℃。提取时间为1~5 h。重复提取次数为:1~4次。离心4000 rpm、20 min,将每次的上层浸提液合并。
具体的,鹰嘴豆多糖粗提物的制备步骤包括:将所述浸提液加入无水乙醇使提取液的酒精度为80%,并置于4℃冰箱静止12 h以上,离心4000 rpm、20 min取出沉淀物,获得鹰嘴豆多糖粗提物。
具体的,采用Sevage试剂联用木瓜蛋白酶法除去鹰嘴豆多糖粗提物中的蛋白质的制备步骤包括:鹰嘴豆多糖粗提物加入水溶解,加入木瓜蛋白酶1 mg/mL于提取液中,60℃下酶反应3 h,加热期间不断搅拌,结束后继续升温至100℃,搅拌15 min除去酶活性。离心4000 rpm、20 min,取上清液。加入Sevage试剂(三氯甲烷:正丁醇=4:1),按Sevage试剂:提取液体积比1:5混合,涡旋震荡5min,离心4000 rpm、20 min取上层液体,除去下层白色蛋白层和有机层,上清液按比例加入Sevage试剂,重复以上操作5~8次,直至中间无白色蛋白层出现为止。取出上清液,减压浓缩,除去有机试剂,加入蒸馏水,透析24 h除去盐和其他小分子杂质。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鹰嘴豆多糖的相对分子量为11.687 KDa;
所述鹰嘴豆多糖具有吡喃糖环结构以及存在α糖苷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