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576.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风间佑斗;饭岛昌彦;足立作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5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备多种光度计的自动分析装置,为了防止对于各种检体在决定目的成分的浓度时发生不能选择光度计的选择错误,自动分析装置(1)具有定量范围不同的多种光度计(44、45)和基于选自于多种光度计(44、45)中的一个或多个光度计的测量值(AL1、AL2)进行检体中的目的成分的定量的分析控制部(50)。就分析控制部(50)而言,在多种光度计(44、45)各自的定量范围(C1、C2)的重复区域设定切换区域(RS),该切换区域(RS)具有比以针对同一检体的各光度计(44、45)的测量值(AL1、AL2)为基础的目的成分的定量值(Ca、Cb)的偏差大的区域宽度,并对与切换区域(RS)对应的定量范围部分的定量值和以各光度计(44、45)的测量值(AL1、AL2)为基础的目的成分的定量值(Ca、Cb)进行比较,从多种光度计(44、45)中选择用于目的成分的定量输出的光度计。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06月1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9年01月02日、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41441.8(国际申请号PCT/JP2017/022334)、发明名称为“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临床检查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检查用的自动分析装置是光学地检查血液、尿等检体中含有的目的成分的成分量的装置。作为检体中含有的目的成分的检测方法,多为使用了测量检体的透射光量的吸光光度法的方法。就吸光光度法而言,向检体或检体和试剂混合而成的反应液照射来自光源的光,测量由该结果得到的单一或多个波长的透射光量而计算吸光度,按照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求出检体中含有的目的成分的成分量。
检体与试剂的反应使用大致被分为使用了基质与酵素的反应的呈色反应和抗原与抗体的凝集反应这两种反应。呈色反应是生物化学分析,测量呈色的反应液对光的吸收量(吸光度),求出检体中的目的成分的成分量。凝集反应是免疫分析,根据透射光量的变化测量因抗原与抗体的凝集而变化的反应液的浑浊(浊度),求出检体中的目的成分的成分量。
通过免疫分析测量的目的成分(测量物质)通常血药浓度低、且要求高灵敏度的检测系统。因此,在免疫分析中,研发出乳胶免疫比浊法,其在乳胶粒子表面使用使抗体或抗原进行过敏反应(结合)的试剂,使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生成的凝集块的尺寸增大,从而增大浊度变化,能够进行高灵敏度的测量。
作为临床检查用的自动分析装置,例如,已知一种装置,其如专利文献1所示地,使用容易捕捉更大的光量变化的散射光的光量变化,尝试免疫分析的高灵敏化。在利用散射光的光量变化的散射检测法中,向因抗原抗体反应而生成的凝集块照射光,计量通过该凝集块散射出的光量和/或散射光强度,根据光量和/或散射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求出成分量。但是,一般而言,光散射检测法虽然对于低浓度检体能够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但是,对于高浓度检体,生成的凝集块变多,由于多重散射的影响,定量性变差。另一方面,吸光光度法虽然低浓度检体的测量灵敏度差,但是与光散射检测法相比,对于高浓度检体,定量性高,可定量的浓度范围也大。因此,近年来,正在研发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利用这两种光度计各自的特性的差异,在一台装置一起搭载吸光光度计、散射光度计,从而扩展测量的动态范围。
例如,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将吸光光度计和散射光度计一起搭载于装置的自动分析装置。它们通过在低浓度区域选择散射光度计,在高浓度区域选择吸光光度计,从而扩展动态范围。特别地,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利用多个光度计的特性能够在大宽度的浓度范围区域测量免疫分析项目(检体中的目的成分)的方式中,公开了以下方法:对于光度计的选择基准,根据用于作成各光度计的定标曲线的标准溶液的测量值的偏差,选择可高灵敏度地分析的光度计。另外,还公开了以下方法:根据光度计的测量值对应于预先设定的多个浓度范围中的哪个来切换吸光光度计和散射光度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