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淬冷法生产苯二甲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701.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天;唐印;孔德利;秦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5/51 | 分类号: | C07C255/51;C07C253/28;C07C253/34;C01C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2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相淬冷法 生产 二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气相淬冷法生产苯二甲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二甲苯、氨和空气生成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步骤2: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与冷气接触,使得苯二甲腈凝华,形成气固混合物;步骤3:将苯二甲腈固体从气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获得苯二甲腈固体和分离后气体。本申请以气相形式形成冷却面(区),苯二甲腈在空间中凝华成固体颗粒。固体与气体分离非常容易。避免了换热表面结疤造成的生产间断,也避免了传统液液分离和固液分离的高能耗和大量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相淬冷法生产苯二甲腈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二甲腈由二甲苯和氨和氧气(空气)反应得来。该反应的特点是转化率低。为了让二甲苯尽可能多转化,氨和空气的过剩量特别大。反应出口气中氮气、氧气、氨气等占据很大比例,苯二甲腈比例很低。又因为反应一般是常压或微正压,所以苯二甲腈占的分压很低,远远低于一个大气压。苯二甲腈的气-液平衡有温度-压力对应关系,而凝固点与压力关系不大。当分压如此低后,其液化温度也降的很低,比凝固为固体的温度还低。所以降温后,会跳过液体阶段,直接形成固体。这种特性给苯二甲腈的收集带来困难,因为苯二甲腈会在任何实体降温界面结成固体,无法流动。为了提高流动性以便连续生产,现有技术直接用水将苯二甲腈捕集进液相,再固液分离,形成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含氰化物,毒性大,难处理。苯二甲腈还会发生水解反应,收率下降,副产物增多。CN107513026针对传统的完全用水捕集造成的废水量过大的问题,提出先用干式捕集器使间苯二甲腈固体结在挂片上,用机械力刮下;出干捕集器的工艺气体进湿捕集器,用大量水捕集成固液混合物,再经压滤、干燥。根据某公司公开资料,20000t/a间苯二甲腈装置的压滤、干燥工段产生的废水量18000t/a,折合每吨间苯二甲腈产生废水量0.9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气相淬冷法生产苯二甲腈的方法,本申请以气相形式形成冷却面(区),苯二甲腈在空间中凝华成固体颗粒。固体与气体分离非常容易。避免了换热表面结疤造成的生产间断,也避免了传统液液分离和固液分离的高能耗和大量废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气相淬冷法生产苯二甲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二甲苯、氨和空气生成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
步骤2: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与冷气接触,使得苯二甲腈凝华,形成气固混合物;
步骤3:将苯二甲腈固体从气固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获得苯二甲腈固体和分离后气体。
优选的,步骤3中分离后气体与硝酸溶液接触,生产硝酸铵产品。
优选的,步骤3中分离后气体经过冷却,作为步骤2中的冷气与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接触。
优选的,步骤3中分离后气体一部分经过冷却,作为步骤2中的冷气与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接触;另一部分分离后气体气体与硝酸溶液接触,生产硝酸铵产品。
优选的,步骤3中分离后气体经过冷却后,分离出水蒸汽后作为步骤2中的冷气与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接触。
优选的,步骤3中分离后气体经过冷却后,返回步骤1中作为反应物。
优选的,步骤3中苯二甲腈固体经过精制获得苯二甲腈产品。
优选的,精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将苯二甲腈熔化后,除去低沸点杂质、高沸点杂质,获得苯二甲腈产品。
优选的,步骤2中冷气为常温空气。
优选的,步骤2中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气与冷气接触前经过预冷降温过程,预冷降温过程后含有苯二甲腈的反应出口中所有物质仍然保持气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报内容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投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