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标、数据观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3898.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锋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G01N33/18;B63B2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李汉亮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标 数据 观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洋浮标、数据观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海洋浮标包括:漂浮部、传输部和数据观测部;所述数据观测部通过支撑部固定在漂浮部上,且所述数据观测部距离浮标水线的高度不低于当前观测区域的有效波浪高度;所述数据观测部通过与其电连接的所述传输部,将观测数据传输至浮标以外的设备。本方案能够根据采集海域的平均波高来设置观测装置的位置,实现在不同区域对海气通量数据进行稳定、准确的采集。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海洋浮标、数据观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海气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海洋和大气之间发生的物质及能量交换的量,是描述海气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混合层和季节温跃层等大量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参量,对于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全球气候变化和台(飓)风的准确预报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海气界面综合气象水文观测手段主要包括大型锚系浮标、船基观测、以及卫星遥感观测等技术手段,利用其配置的仪器设备观测海-气界面的水文气象参数。大型锚系浮标观测最为准确,但由于造价昂贵和维护不便等不利因素,全球范围内应用较少,空间分辨率不足。船基观测基本都在固定航线周边,且一般在海况较好时进行,难以开展多种海气动力条件下的海气通量观测。卫星观测实为通过卫星遥感直接或反演得到的气象和水文参量进行计算海气界面热量通量,但受卫星运行轨道间隔和轨道重复时间的限制,卫星观测数据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浮标、数据观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方案提供一种海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漂浮部上的传输部和数据观测部;
所述数据观测部通过支撑部固定在漂浮部上,且所述数据观测部距离浮标水线的高度不低于当前观测区域的有效波浪高度;
所述数据观测部通过与其电连接的所述传输部,将观测数据传输至浮标以外的设备。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漂浮部包括:仪器舱和套设在所述仪器舱外部的浮体结构;
所述支撑部的一侧与仪器舱的一侧固定,支撑部的另一侧与数据观测部固定;
所述传输部固定在浮体结构上或仪器舱内。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仪器舱通过限位件与浮体结构固定。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仪器舱内还设有控制部、供电部和波浪传感器;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数据观测部、传输部和波浪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供电部与所述数据观测部、传输部、控制部、波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仪器舱的外部设置有CTD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和营养盐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与漂浮部固定,其另一侧与连接筒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与连接筒的另一侧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侧用于固定数据观测部;
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连接筒调整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支撑部包括:伸缩机构和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伸缩机构的一侧传动;伸缩机构的另一侧用于固定数据观测部。
在一种优选地实例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位于导向筒内的主传动杆和从传动;
所述从传动杆套设在主传动杆外部,且通过螺纹啮合使从传动杆相对于主传动杆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锋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锋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8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压电梁的约束屈曲收集能量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散热效果好的智能管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