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挠性飞轮总成用强度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937.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姚;徐涛;张明才;谷生金;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34;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地址: | 241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总成 强度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挠性飞轮总成用强度测试方法,涉及飞轮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工件、限位固定、强度检测、结果判断以及测试完毕。本发明通过在检测平台上设置振动机构,以及在锁止机构上设置膨胀组件,实现对挠性飞轮总成进行整体化强度测试,能够完全拟态挠性飞轮总成的实际工况,使得强度测试结果更具真实性;通过振动机构内的摄像头所获的及时数据信息,来对变速冲击操作期间,加强板的极限形变状态进行判断,以及通过延时开关的延时监测,所得强度测试结果更加直观且迅速,同时单件试件样品即可得出标准强度值,降低多件测试样品取均值的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轮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挠性飞轮总成用强度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飞轮是安装在机器回转轴上的具有较大转动惯量的轮状储能器,通过储存和释放能量,来提高发动机运转的均匀性,以及改善发动机克服短暂超负荷的能力,在大多数自动挡车型中采用质量相对较小的挠性飞轮总成,通过较小重量的改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而在挠性飞轮总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同一型号单一批次的产品进行强度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度,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分体式的方法进行测试,即选择若干件总成内的飞轮本体和内部安装的加强板分别进行强度测试,取均值后得出各自的强度测试结果。
但是,我司在长期对飞轮进行强度测试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一、采用分体式的测试方法虽然能够得出各自强度标准,但无法得出装配完成后的挠性飞轮总成的整体是否依然符合强度标准,显然所测结果有失真实性,而且分别测试需要用到多种测试设备,增加了成本投入;二、为了保证所测数据相对准确,会对同批次各分体部件采用若干件逐次测试并取均值的方法,但该测试方法明显具有较强怕破坏性,测试后的工件需要大量返工修复甚至直接报废处理,取均值的测试方法耗时久且消耗严重,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飞轮总成用强度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挠性飞轮总成用强度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安装工件:将抽检的待测试挠性飞轮总成安装于检测平台上,保证其上带加强板的一侧为上料方向;
S2:限位固定:通过锁止机构进行定位,使得其对挠性飞轮总成上未带加强板一侧进行锁止限位;
S3:强度检测:通过振动机构对挠性飞轮总成进行规律且振幅可调地振捣,根据挠性飞轮总成上的加强板及飞轮本体的弹性恢复程度,进而判断其整体的结构强度;
S4:结果判断:通过振动机构观察到的加强板极限形变数据,判断出加强板的结构强度,通过锁止机构上设置的膨胀组件呈现结果判断出飞轮本体的结构强度;
S5:测试完毕:抽检的挠性飞轮总成测试完成后,对其进行拆卸并整形修复。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气缸、顶杆、螺纹杆以及安装架,所述气缸安装于检测平台内,所述顶杆安装于气缸的输出端上并滑动设置于检测平台内,所述螺纹杆通过螺母螺纹连接于顶杆的上端,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螺纹杆上,安装架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膨胀组件安装于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膨胀组件包括容纳部、延时开关以及膨胀球囊,所述容纳部设置于安装架上的避让口的背部,所述延时开关设置于容纳部上,所述膨胀球囊设置于容纳部的内部,膨胀球囊与延时开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为空心槽结构,且其空心槽内壁与振动机构的端部相配合,螺纹杆的外侧端面与挠性飞轮总成的端面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