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周血miRNA在制备作为心衰诊断或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4215.8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俞作仁;赵倩;郭悦凡;刘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周血 mirna 制备 作为 心衰 诊断 或者 预后 生物 标志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周血miRNA在制备作为心衰诊断或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外周血miRNA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合外周血miRNA在制备作为心衰辅助诊断或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外周血miRNA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实验证明,外周血2个miRNA(miR‑654‑5p和miR‑30a‑5p)组建模型,优于单一miR‑654‑5p或者miR‑30a‑5p,双miRNA模型在诊断心衰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非编码基因,具体来说是一种外周血miRNA在制备作为心衰诊断或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早期心衰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与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和大血管疾病容易混淆,仅靠临床表现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如果心衰早期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易产生质性病变,最终形成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因此,心衰的早期诊断及防治对降低心脏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标志物是一类与疾病发生、发展等有关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病理进程及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疾病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靶点确定及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旨在发现心衰预警、早诊、预后、治疗效果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制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检测新手段,有助于实现心衰患者早发现、早用药、早治疗,从而降低心脏病患者死亡率。
miRNA是一类长度约在20-22碱基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miRNA具有成为多种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原因在于:1)miRNA具有组织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有特异性表达谱,具备理想的疾病标志物特征。2)与其他RNA相比,miRNA在新鲜或福尔马林固定组织和体液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增加了其作为生物标记物的潜力。3)miRNA可由健康细胞或疾病细胞释放并进入体液(如血液、尿液或痰液等),成熟的miRNA在体液中非常稳定,并且在不同疾病、疾病不同进程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以上均增加了其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4)miRNA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提高了其由动物实验水平转化到临床应用阶段的成功率。5)miRNA检测手段无创、检测成本低,在其他早期检测方法不可用、昂贵甚至对患者有损的情况下,基于miRNA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具有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建立的机会。6)RNA分子输送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基于miRNA的疾病治疗方案变得更加现实。7)一些针对miRNA的靶向治疗已由实验室进入临床开发阶段,证实了miRNA作为肿瘤等疾病标志物的可行性。
miRNA调控心肌细胞发育早有报道。美国Gladstone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miR-1有助于胚胎发育早期心脏祖细胞(干细胞)的分化。我国中科院李培峰研究员最新发现miR-499对于条件诱导的心肌梗塞严重程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证实miR-499水平与细胞凋亡及心肌梗塞程度密切相关。哈佛大学Hosoda T等人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心肌干细胞中,miR-499能抑制其目的基因SOX6和Rod11的表达,提高离体情况下心脏成肌和在体情况下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建效率。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搜寻了在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过程中受到调节的miRNA,发现12个miRNA与心脏病有关。其中心脏肥大过程中被上调的miR-195,过表达能够导致转基因小鼠发生病态的心脏生长和心力衰竭。这些发现揭示了miRNA在控制心肌肥大、心室重塑以及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示miRNA可能成为治疗心脏病的一类基因药物或者作用靶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机交互系统
- 下一篇:负压隔离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