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4314.6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经纬;张俊举;高原;刘相新;余慧娟;邱亚峰;张益军;胡逸飞;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5/00;H05B45/10;F41H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伪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包括导光光纤、吸波材料、穿孔板材、LED光源面阵,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穿孔板材上,所述LED光源面阵的光源与导光光纤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导光光纤通过穿孔板材固定成为所需形状后从吸波材料中穿出。本发明通过LED光谱拟合的办法,通过控制LED亮度来改变车体表面伪装色,针对不同的环境只需控制LED的亮度即可,大大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使车辆可以在任意环境进行伪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身装备技术,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伪装就是进行隐真示假,用来隐藏自己并欺骗、迷惑敌人的一种进攻手段和各种隐蔽措施,以提高进攻的突然性和隐蔽性。而现有的伪装方式大多采用伪装涂料或者伪装网的方式来实现伪装。
伪装涂料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产生与背景一致的效果。在可见光下,产生与背景一致的颜色;在电磁波辐照下,产生与背景一致的反射波谱,使伪装目标与背景色调、亮度一致或改变形状。此种方式虽然可以防止用可见光、红外线、雷达波侦察,但是其具有单一性的弊端,难以根据工作环境的变换达到较好的适应性,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具有环境适应性与便捷性。
伪装网是一种伪装遮障器材,主要是采用网状结构通过对其进行网面上进行色彩、材料、结构上的加工使其具有伪装性能。但是伪装网具有难以对抗红外、雷达探测的弊端,需要极高的材料要求和结构要求。同时伪装网也具有难以针对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缺陷,也需要人力来进行更换,不具备便捷性与环境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包括导光光纤、吸波材料、穿孔板材、LED光源面阵,所述吸波材料设置在穿孔板材上,所述LED光源面阵的光源与导光光纤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导光光纤通过穿孔板材固定成为所需形状后从吸波材料中穿出。
优选地,所述穿孔板材靠近LED光源面阵的一面设置有制冷器。
优选地,所述制冷器靠近LED光源面阵的一面设置有水冷散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导光光纤为球形头导光光纤。
优选地,所述导光光纤材质为聚甲基丙烯烯酸甲酯。
优选地,所述吸波材料为黑色尖劈形材料,其材质为聚氨酯泡沫。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面阵中LED光源的波长为400nm-900nm。
优选地,所述LED光源面阵的光源呈矩阵形式排列,相邻光源间隔10nm,每只光源的亮度单独受控制,通过调节亮度组合来拟合出各波段光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本发明通过LED光谱拟合的办法,通过控制LED亮度来改变车体表面伪装色,针对不同的环境只需控制LED的亮度即可,大大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使车辆可以在任意环境进行伪装;
(2)本发明针对雷达探测也进行了伪装,通过表面的吸波材料以及内部的复合材料穿孔板材,大大提高了的车辆对雷达信号的伪装性能;
(3)本发明通过半导体制冷器控制车体表面温度,从而使车辆针对红外探测也有一定的伪装效果;
(4)本发明高度集成了可见光光谱、雷达、红外三种探测模式的伪装,使车辆能应对大部分工作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伪装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伪装结构的伪装表面效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伪装结构的光纤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生菌发酵山楂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件模具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