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模具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4316.5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邵新越;应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慧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模具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模具处理设备,具体为铸件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侧板和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可拆卸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本发明通过设置了注入斗和通孔,在铸造模具的过程中,通过在注入斗的内部注入金属液,注入斗的容量是根据铸件所需的金属液相匹配,则达到了控制金属液容量的要求,避免因人工浇注而影响加工效果的问题,提高了加工质量,且将金属液通过注入斗进行单独的分装,避免了金属液因与空气接触而产生温度的变化发生变质,冶具上模板与冶具下模板进行挤压成型的过程中,多余的金属液可以通过通孔流入浇注腔中,以备下次使用,避免了金属液的浪费,达到了环保节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为一种铸件模具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的铸造模具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铸件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模腔中放入模具,于是模腔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铸件所需的金属液,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在铸造模具的成形工艺中,用以成形铸件所使用的模具,主要有重力铸造模具、高压铸造模具、低压铸造模具、挤压铸造模具等,铸造模具是铸造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决定铸件的加工效果,铸造模具技术的提高,将对提高铸件质量,发展新型铸件,提高加工水平有重要意义,随着铸件技术的提高,将为汽车、电力、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国家支柱性产业提供更多精密、复杂、高质量的铸件,促进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
一、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的时候,在铸件成型的过程对温度的把控十分严格,由于达不到将金属液进行单独分装的功能,则会使得金属液因温度的变化而影响加工效果,且不能完成自动浇注以及控制浇注量的工作,需要人工浇注,难以准确把控金属液的容量,影响铸件的质量,在冶具的上模与下模进行挤压成型时,会从接缝处漏出一定量的金属液,造成金属液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在铸件成型的过程中不便于将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快速拆卸,不便于对内部进行更换或清洗,影响操作效率,且上模具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容易发生震动而使得上模具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不能保证铸件加工的准确性。
三、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加工的过程中,冶具上模板与冶具下模板之间易产生气泡,多余的空气无法及时排除,易产生夹渣,使得模具的内部出现空心,降低了模具的质量,使得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铸件模具处理设备,通过设置了衔接口和吸附块,上冶具上模板通过顶柱固定在衔接口中,衔接口内部的吸附块将顶柱的底端进行固定吸附,避免顶柱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衔接口的内部转动顶柱,使得顶柱的直径小于衔接口的直径,则顶柱与底柱相脱离,完成了冶具上模板与冶具下模板的拆卸工作,便于更换和清洗,弹簧保证了冶具上模板的稳定性,提高了铸件加工的精确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伪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扇磨煤机燃烧及制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