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递送IgG类抗体的融合蛋白载体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4500.X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风;杨浩;陶泽;程惊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39/395;A61K47/6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递送 igg 抗体 融合 蛋白 载体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递送IgG类抗体的融合蛋白,它包括PDGFRβ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IgG抗体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和三聚体蛋白结构域。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具有肿瘤靶向性,且能够与IgG类抗体结构域融合,靶向递送IgG类抗体到肿瘤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在抗肿瘤药物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递送IgG类抗体的融合蛋白载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通常高表达一些细胞因子或受体促进生长和转移。同时,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肿瘤通常也高表达一些免疫抑制分子,如免疫检测点蛋白等。因此,阻断细胞因子对其受体、或免疫检测点蛋白对其配体的结合均可发挥抗肿瘤作用。抗体因具有特异性强,半衰期长,效率高等优点而成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已经获批临床应用的肿瘤治疗性抗体多达数十种。但是,在肿瘤部位高表达的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以及免疫检查点蛋白往往也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系统性给与抗体药物,可能阻断非肿瘤部位的相关信号传导而产生副作用。比如,一些免疫检测点蛋白高表达于肿瘤细胞。肿瘤依赖这些免疫检测点蛋白实现免疫逃逸。利用抗体封闭这些免疫检测点蛋白,即可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这些免疫检测点蛋白也广泛表达于正常细胞上,是机体避免自身免疫攻击的重要机制。因此,若免疫检测点蛋白封闭型抗体无肿瘤靶向性,通常只有通过提高剂量来提高抗肿瘤效果。这种情况下,系统给予免疫检测点蛋白封闭型抗体,往往在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同时,也可能过度激活全身免疫反应而造成自身免疫损伤(Allenbach et al.2020;Belkhir et al.2017;Dudzinska et al.2020)。因此,若能将治疗性抗体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则可以提高抗体作用效率,降低副作用。
为了将治疗性抗体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已有研究往往通过化学偶联或基因重组将肿瘤导向性分子与抗体融合(Compte et al.2018;Dheilly et al.2018;Ishihara J2017)。但是,抗体包含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分子量大,结构复杂,通过常规化学方法,难以实现定点偶联。若通过基因融合,也有4个融合位点可以选择,需要逐一尝试,筛选出合适的融合位点,难度也很大。
常见的治疗性抗体主要是IgG类抗体,如果能够研究一种既具有肿瘤靶向性,又能结合IgG类抗体的融合蛋白,作为治疗性IgG类抗体的靶向递送载体,在这些肿瘤靶向性分子的引导下,抗肿瘤治疗性抗体能够快速高效地富集于肿瘤部位,从而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将一个肿瘤导向性分子与IgG抗体结合结构域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有肿瘤靶向性,又能结合抗体的融合蛋白,作为治疗性抗体的靶向递送载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蛋白,它包括如下部分:
(1)PDGFRβ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或与该功能性片段具有至少95%同源性序列的结构域;
(2)IgG抗体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或与该功能性片段具有至少95%同源性序列的结构域;
(3)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三聚体蛋白结构域或与该三聚体具有至少95%同源性序列的结构域。
进一步地,上述部分(1)所述的PDGFRβ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为ZPDGFRβ,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进一步地,上述部分(2)所述的IgG特异性亲和体的功能性片段结构域为IgBD,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进一步地,上述部分(1)与部分(3)之间有连接子。
进一步地,上述部分(2)与部分(3)之间有连接子。
更进一步地,上述连接子为(G4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4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