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及臭氧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317.1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马煜博;马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惠净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黄小栋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饮用 水处理 装置 臭氧 混合 | ||
1.一种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柱、第一转环和第二转环,所述伸缩柱包括伸缩端和固定端,所述伸缩端设置在所述固定端的上侧,所述第一转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于所述伸缩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转环和第一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一桨叶,所述第二转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于所述固定端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转环和第二轴承之间连接有第二桨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环的外圈均匀分布的开设有冲击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底面在所述伸缩柱被压缩时接触所述固定端的上端面。
4.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混合装置和外侧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筒体;固定于筒体内部底端的密封筒;设置于筒体外侧的紫外灯;设置于筒体和密封筒之间沿圆周方向上依次分布的低压区、处理区和过渡区,处理区依次对从过渡区进入至低压区内的水源进行处理并排放至过渡区内形成循环;设置于密封筒内部通过改变密封筒内部气压使得筒体内部水源依次经过低压区、处理区和过渡区进行循环流动的混料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沿圆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低压区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筒体相组成,所述处理区由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筒体相组成,所述过渡区由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和筒体相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顶部设置有封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封板与筒体内壁形成密闭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设置于密封筒内部能够上下运动的滑块,滑块上下运动使得密封筒内部气压减小和增大;设置于滑块顶部并与滑块相连通臭氧导管,所述臭氧导管底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滑块内部设置有供臭氧经过的导流通道;设置于臭氧导管外侧并与臭氧导管相连通的圆筒,圆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驱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入至密封筒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筒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滑块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可以伸缩的且内部中空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且贯穿伸缩杆的喷孔,所述喷孔与低压区上的第一导流管相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筒体顶部的横轴,固定于横轴外侧的凸轮,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靠近凸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外侧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凸轮靠近支杆一侧设置有契合凸轮形状的滑槽,所述滚筒滚动连接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外侧设置有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外侧设置有滚珠螺母副,滚珠螺母副贯穿支架并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轴靠近往复丝杆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往复丝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横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皮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杀菌去氯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的伸缩端的上端与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二转环的竖直位置与所述喷孔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惠净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惠净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3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