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5325.6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芬;李爱元;董艳杰;孙向东;苏倡;彭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12/16 | 分类号: | C08G12/16;C08G12/12;C08G12/06;C08G12/34;C02F1/56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氰胺 甲醛 缩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对苯二甲醛替代甲醛与双氰胺通过缩聚反应生成新型的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DDP),通过双氰胺结构类似的尿素、乙二胺等改性DDP,获得线型分子量高的改性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MDDP),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剂用量、反应pH值,获得具有更好沉淀性能和操作安全性的新型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本发明制备的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仅有较好的絮凝脱色效果,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沉降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絮凝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纺织大国,其纺织能力在世界遥遥领先,不过印染、纺织和染料废水的排放以及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调查,废水中每年大致含有2亿m3的纺织染料。对于纺织印染废水脱色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综合考虑经济费用和处理效果,絮凝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而选择合适的絮凝剂也是关键的环节。
以双氰胺、甲醛为原料合成的双氰胺甲醛缩聚物(DDF)在处理纺织染料废水上有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提供较多的阳离子,中和染料废水中的负电荷而脱稳,性能优良,但双氰胺甲醛缩聚物(DDF)最大问题是处理废水时形成的絮体细小且分散,不利用沉降,影响其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号:102276777A)公开了一种高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利用引入多胺类化合物增大絮凝剂分子量,使其粘度、稳定性增大,克服了目前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类絮凝剂分子量低,絮图小,沉降速度慢等缺点,但是其使用大量有刺激性的甲醛,生产过程对环境和劳动者,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脱水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成本低、絮凝脱色效果好的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所述缩聚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35-45份双氰胺、8-15份改性剂、10-15份氯化铵、30-40份对苯二甲醛。
在上述的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中,改性剂为尿素、乙二胺、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中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与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相比分子量提高了不少,但分子量还是不够大,形成的絮体细小,较难澄清,加入改性剂后可以提高分子量,从而提高絮体的尺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上述原料;
S2、先对反应釜进行预热,然后依次加入双氰胺、改性剂、氯化铵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添加对苯二甲醛;
S3、将反应釜升温然后保温,最后冷却至室温得缩聚物。
在上述的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预热温度为40-50℃。本发明中通过先将反应物预热,使得高活性的原料可以进行初步反应,防止快速加热到80-95℃发生爆聚反应。
在上述的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保温前需要调节反应物pH至3-7。本发明中将pH调节至3-7可以使活性基团-NH2-和-NH-的活化能降低,从而加大反应活性。
在上述的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反应釜搅拌转速为70-80rpm。
在上述的一种双氰胺-对苯二甲醛缩聚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保温反应温度为80-95℃,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