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435.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曾东文;左劲松;郑守国;陈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道升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立式 包机 自动 调整 中心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涉及高速立机涂漆工艺领域,通过将模芯原料制成模芯,通过将电解铜、锌、钴、钼、镍、铬、锡混合均匀得到烧结粉料,之后用石墨模套固定好模座,模芯放置于模座中,之后向模座、模芯之间加入烧结粉料,将模芯用粉末冶金工艺热压烧结固定到模座中心,得到该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通过由金刚石微粉、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制成模芯,在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的协同作用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由金刚石微粉制备得到聚晶金刚石的高温稳定性,从而避免模芯内部存在瑕疵,保证了模芯的力学性能,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该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立机涂漆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
背景技术
漆包线涂漆工艺涉及到高速立机涂漆模具,目前高速立机使用模具碳化钨模芯,缺点是:生产换规难度,光洁度差、生产过程中经常卡线、费丝量大,漆膜平行度差,工人生产效率底,费时、费电;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设置聚晶金刚石模芯体,并且将聚晶金刚石模芯体设置在烧结体与模座之间,可以有效地保证导体上的漆膜与导体的同心度;
但现有的聚晶金刚石模芯体在烧结过程中会残存少量的金属粘结剂,其熔点较低,且在较高的温度下,金刚石会发生高温氧化现象或石墨化现象,导致金刚石性能的下降,恶化聚晶金刚石模芯体热稳定性能,进而限制苛刻环境下的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改善现有的聚晶金刚石模芯体的热稳定性能差是本发明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通过由金刚石微粉、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制成模芯,在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的协同作用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由金刚石微粉制备得到聚晶金刚石的高温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聚晶金刚石模芯体的热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该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将模芯原料加入至不锈钢模具中,压制成胚,之后在真空环境下还原处理24h,之后置于六面顶压机中,在压力为5.5GPa,温度为680℃的条件下维持2-3min,之后升温至1450℃的条件下维持15-20min,取出后经过激光、超声波整形、抛光到所需的孔型、尺寸,得到模芯;
步骤二:将电解铜、锌、钴、钼、镍、铬、锡加入至高速混合机中,在搅拌速率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混合搅拌3-4h,得到烧结粉料;
步骤三:用石墨模套固定好模座,模芯放置于模座中,之后向模座、模芯之间加入烧结粉料,之后放在热压烧结机上烧结加工,首先在温度为420℃,压力为0.5MPa的条件下预热60s,之后在温度为580℃,压力为0.8MPa的条件下烧结30s,之后在温度为580℃,压力为0.8MPa的条件下保温180s,最后在温度为350℃,压力为0.4MPa的条件下冷却60s,将模芯用粉末冶金工艺热压烧结固定到模座中心,得到该高速立式漆包机自动调整中心聚晶模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解铜、锌、钴、钼、镍、铬、锡的质量比为4:1:0.5:0.5:2:0.5: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芯原料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加入至混合机中,在搅拌速率为550-750r/min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耐高温粘接剂,向耐高温粘接剂中加入金刚石微粉继续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模芯原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体3与耐温填料的质量比为3:1,所述耐温填料为二硼化锆、镍按照4:1-2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