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侧链合作的区块链访问控制模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5733.1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9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朱炳旭;季海鹏;董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097;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蒋宏洋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侧链 合作 区块 访问 控制 模型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主侧链合作的区块链访问控制模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建立策略架构客户端、区块链网络、设备端三大部分,并在客户端设置应用SDK,在设备端设置边缘设备网关,使得三部分网络连接互通;
S2:在区块链网络上搭建一条以太坊主链,通过应用SDK和边缘设备网关在区块链网络内确认客户端和设备端身份,由此来进行身份验证;
S3:根据网络需要搭建多条侧链,每条侧链的数据打包后发送给其相应的侧链矿工Operator,矿工通过Plasma合约提交区块数据给以太坊主链;
S4:根据访问控制模型编写成可以部署于侧链上的智能合约,在侧链头区块依次部署前置合约和监督合约,之后顺次部署访问控制合约;
所述步骤S4:侧链的头部部署前置合约,它维护一张信息表,用来记录监督合约和访问控制合约的相关信息,之后在下一个区块上部署监督合约,合约里包含了时间容忍度函数,用来对访问者的访问频率进行监控,对规定范围的访问进行批量允许访问,同时,监督合约维护一张违规访问表,用来记录违规的访问者,并进行一定的惩戒,之后的区块里用来放置访问控制合约,每个区块链向不同的物联网设备,访问控制合约维护访问策略表和访问记录表,当出现访问请求时,访问控制合约会根据制定的访问策略以及监督合约的检测结果,对访问请求进行回应,并且当有新的访问控制策略加入时,只需继续在链上添加新的访问控制合约即可;
S5:在客户端上传相关资源和访问规则,建立互联的策略架构,得到完整的访问控制模型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主侧链合作的区块链访问控制模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访问控制模型包括资源访问者、主体信息点、主客体信息处理点、访问控制策略、客体信息点、资源拥有者六大组成部分,两个信息点将资源、用户、访问者分离,信息处理点又在内部将三者相连接;使得每次出现资源访问请求和资源上传时,外界部分只能接触到两个信息点,无法直接接触内部资源,从根源上切断数据的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57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