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197.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涂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小雨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8D7/02;F28G3/04;F28G7/00;F28G15/00;F23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内同轴线安装有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排烟通道,内壳体内部构成燃烧室;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相对两端口分别密封安装有端盖一和端盖二,端盖一上安装有伸入燃烧室的燃烧器;内壳体的内侧以及外侧均缠绕有管体,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外壳体上设有排烟孔。本发明通过部分管体缠绕在内壳体的外侧,部分管体完成对内壳体吸收热量进行部分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缩短水加热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工作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推进,与此应运而生,产生了多种节能以及能量回收方式。现在,我国能源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余热回收技术仍然具有很大开发空间和潜力,以致大量工业余热/废热资源由于现有技术的制约而未能得到有效地回收利用。以钢铁行业为例,我国钢铁行业中各种炉窑排放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将各类中高温烟气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热能。对于烟气余热进行再回收利用,既可以在环保方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而且在经济方面上也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改进发展能量回收方式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锅炉而言,无论是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还是生物质锅炉,都存在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排烟损失是锅炉热效率较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些锅炉排出的烟气温度有的高达90多度,这些烟气经过环保处理后直接排出到外界,烟气的热量得不到有效利用,我国是个燃煤大国,每年从各种燃煤锅炉中排出的烟尘有数千万吨,烟气的热量得不到回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而烟气余热回收成为了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部分管体缠绕在内壳体的外侧,部分管体完成对内壳体吸收热量进行部分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缩短水加热的时间,解决了现有的锅炉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同轴线安装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排烟通道,所述内壳体内部构成燃烧室;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相对两端口分别密封安装有端盖一和端盖二,所述端盖一上安装有伸入燃烧室的燃烧器;所述内壳体的内侧以及外侧均缠绕有管体,所述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所述外壳体上设有排烟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筒体结构,安装的外壳体与内壳体的两端口均平齐;所述外壳体上相对于排烟孔的另一侧对称固定有若干支座。
进一步地,构成的排烟通道与构成的燃烧室之间通过端盖二内侧设有的凹槽连通;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端盖一的端部内填充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排烟通道内还转动安装有清洁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部包括环体和刷体,所述环体转动安装在外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环体的内侧均布有若干呈螺旋状分布的刷体,所述刷体的端面与管体的表面接触;其中,所述刷体的两端均延伸至缠绕在内壳体外侧面上的管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进水端穿过外壳体与内壳体外侧面上缠绕的管体连通,所述管体的出水端依次穿过内壳体和外壳体延伸至外壳体外部;其中,所述管体的进水端和管体的出水端均靠近端盖一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出口端配合安装有阻焰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小雨,未经涂小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定形纤维为原料的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