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6831.7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庆 |
主分类号: | F27B14/02 | 分类号: | F27B14/02;F27B14/08;F27B14/14;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熔炼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加热板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表面,支撑杆间设有熔炼炉主体,熔炼炉主体位于加热板正上方,熔炼炉主体两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熔炼炉主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口,熔炼炉主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轴,且支撑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金属材料的缓缓融化,搅拌轴受到的阻力逐渐减小,能够使转轴的转速逐渐增加,随着离心力的增加,搅拌轴能够在铰接块内部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搅拌的范围,提高金属熔炼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它是基于离散材料逐层堆积成形原理,依据产品三维CAD模型,通过材料逐层堆积出产品原型或零部件。具有高度灵活、个性化的特点,是当前制造业的发展前沿。
在使用铝等轻金属材质进行增材制造时,通过熔炼炉能够先将金属等融化,便于后续进行挤压、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能够提高增材制造的效率,但是现有的熔炼炉大多存在着熔化过程速率较慢的情况,无法跟上增材制造的速度,且液态金属在静置时容易在熔炼炉内部冷却固化,残留在熔炼炉内部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材制造熔炼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两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表面,所述支撑杆间设有熔炼炉主体,所述熔炼炉主体位于加热板正上方,所述熔炼炉主体两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熔炼炉主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熔炼炉主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轴,且支撑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表面上,所述驱动电机底部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密封盖,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环和螺旋叶片,在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熔炼时,通过加热板能够对熔炼炉主体底部进行加热,同时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能够提高金属的熔炼效率。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铰接块,且铰接块上转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设有多个辅助搅拌机构,所述搅拌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弧形,所述搅拌轴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截面呈弧形,所述驱动环活动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驱动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轴,且弹性轴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环底面上,所述驱动环表面开设有多个圆孔,随着金属材料的缓缓融化,搅拌轴受到的阻力逐渐减小,能够使转轴的转速逐渐增加,随着离心力的增加,搅拌轴能够在铰接块内部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搅拌的范围,提高金属熔炼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辅助搅拌机构包括圆槽,所述圆槽开设在搅拌轴表面上,所述圆槽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环,且固定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间开设有转孔,所述连接杆间转动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两端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片,所述驱动片截面呈弧形,所述活动杆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异形板,所述异形板截面呈“S”形,随着搅拌轴的转动,液态金属能够使驱动片转动,从而能够使活动杆转动,异形板能够跟随活动杆转动,能够将液态金属内部的气泡震碎。
优选的,所述异形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直槽,且直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金属刺,所述圆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表面与异形板一端相抵,异形板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连接条之间产生挤压,使异形板出现抖动,加强震动效果,避免在增材制造中出现空缺的情况,提高成品的质量,同时金属刺能够增强对内部气泡的破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庆,未经张华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6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