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出料新能源垃圾清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97162.5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胡志国;邵磊;靳怀卫;黄青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极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28 | 分类号: | B65F3/28;B65F3/00;B65F7/00;F25D17/02;A62C3/07;A62C99/00;B01D35/027;B01D29/64;C02F1/00;C02F1/02;H02J7/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垃圾清运 | ||
1.一种自出料新能源垃圾清运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2);
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车厢(201)、电池组(202)、水箱(203)、冷却管(204)、水泵(205)、散热片(206)、温差发电片(207)、废水收集机构(3)、消毒机构(4)、出料机构(5),所述车厢(201)和所述电池组(20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1)顶部的上表面,所述水箱(203)、所述散热片(206)和所述废水收集机构(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1)顶部的下表面,所述冷却管(20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203),所述水泵(205)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203)一侧的外表面,所述温差发电片(207)固定安装在所述散热片(206)的底部,所述出料机构(5)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厢(201)内壁的两侧;
所述电池组(202)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于所述水泵(205)的输入端子,所述电池组(202)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于所述温差发电片(207)的输出端子,所述冷却管(204)贯穿于所述车厢(201)的两侧和所述散热片(206);
所述废水收集机构(3)包括:废水槽(301)、过滤网(302)、过滤层(303)、输水管(304)、水阀(305)、水龙头(306),所述废水槽(301)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1)的顶部,所述过滤网(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废水槽(301)顶部的内壁,所述过滤层(303)固定安装在所述废水槽(301)一侧的内表面,所述输水管(30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废水槽(301),所述水阀(305)固定安装在所述输水管(304)的侧面,所述水龙头(306)固定安装在所述废水槽(301)的一侧;
所述废水槽(301)贯穿于所述车体(1),所述废水槽(301)靠近所述过滤层(3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水管(304),所述输水管(30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水箱(203);
所述消毒机构(4)包括:灯罩(401)、紫外线灯(402)、加热管(403)、电炉丝(404),所述灯罩(401)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厢(201)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紫外线灯(402)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401)的内壁,所述加热管(403)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203)的内壁,所述电炉丝(404)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403)的内壁;
所述紫外线灯(402)的输入端子和所述电炉丝(404)的输入端子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池组(202)的输出端口,所述加热管(403)贯穿于所述水箱(203);
所述出料机构(5)包括:安装腔(501)、安装座(502)、螺杆(503)、导轨(504)、基座(505)、伺服电机(506)、液压缸(507)、推板(509)、控制器(510)、通孔(511),所述安装腔(501)开设在所述车厢(201)的侧面,所述安装座(502)和所述伺服电机(50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50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螺杆(503)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502)的顶部,所述导轨(50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502)的顶部,所述螺杆(503)和所述导轨(504)均贯穿于所述基座(505),所述基座(505)传动安装在所述螺杆(503)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出料新能源垃圾清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06)的主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杆(503),所述液压缸(507)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505)的顶部,所述推板(509)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压缸(507)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控制器(510)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厢(201)一侧的外表面,所述伺服电机(506)的输入端子、所述液压缸(507)的输入端子和所述控制器(510)的输入端子均电性连接于电源,所述通孔(511)开设在所述车厢(201)内壁的两侧,所述液压缸(507)的活塞杆贯穿于所述通孔(5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极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邯郸极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1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