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97762.1 申请日: 2021-06-23
公开(公告)号: CN113419048A 公开(公告)日: 2021-09-21
发明(设计)人: 周涛;张桂禄;刘育;刘百明;谢贤其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士达特种炭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32 分类号: G01N33/32
代理公司: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代理人: 王洪霞
地址: 618000 四川省德阳***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鉴别 材料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称取:使用容器并向内加入粉末状碳材料,然后准备一个能够精确到0.0001g的电子天平秤,将容器放置于电子天平秤上,然后将粉末状碳材料称取至4.9998-5.0002g,准备两个250ml的烧杯并分别使用标签将其标记成一号和二号,将称取的粉末状碳材料按照重量均匀的分成两份,然后将两份粉末状碳材料分别装入一号和二号烧杯中,准备0.1g的液压油,使用注射器将其抽取并注射至一号烧杯中,然后手持玻璃搅拌棒将一号烧杯中的液压油和粉末状碳材料进行搅拌,搅拌至两种原料充分混合即可;

步骤二、鉴定反应:准备两份20mL的有机溶剂,将两份有机溶剂分别倒入到两组试管中,然后将两组试管中的有机溶剂分别倒入至步骤一中的两组烧杯中,要求倒入的过程中试管与烧杯中的样品距离在4.8-5.2cm,然后缓慢并沿着玻壁进行倾倒,当有机溶剂完全覆盖样品1.8-2.2cm后,即可静置等待;

步骤三、鉴定结果:当步骤二中的试剂加入1min后,一号烧杯中样品发生的变化,样品中含有的液压油出现了浑浊状,而二号烧杯中的样品则呈清澈状,则可鉴别未出现明显分层的混合液所用炭材料含有油份,即得该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的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粉末状碳材料其颗粒长度要求为100um,同时要求其所在的环境处于密闭中,且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平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玻璃搅拌棒在使用前需要先使用清水进行清洗,然后使用酒精将其擦拭,随即放置于消毒机内进行消毒作业,消毒完成后即可进行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烧杯在使用前,需要使用清水冲洗烧杯直至肉眼无法看到污渍和烧杯玻璃壁上的水珠呈现直线下滑为止,然后放置于消毒机内进行消毒作业,消毒完成后即可进行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有机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丙酮10mL和水10mL,然后采用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操作将丙酮和水进行充分搅拌,即可投入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有机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求鉴别的工作人员事先不但要穿戴耐腐蚀防护服和防护手套,还要佩戴防毒口罩,且操作的过程中尽量平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有机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求周围的环境中禁止任何明火,还要求所在的场所内具有通风换气设施和灭火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鉴别炭材料油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使用的电子天平秤,其上部设置有透明玻璃防风罩,电子天平秤可选用FA1004和ME104E型号中的任意一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士达特种炭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士达特种炭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7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