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7827.2 | 申请日: | 2021-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飞;周波;谢勇;潘健;林定君;曹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G02B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黄德跃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管道 安全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将感温光缆将感温光缆依次穿过防护板的一号穿槽和二号穿槽上,使得感温光缆螺旋式缠绕在外套管上,之后,将外套板上的连接板对应插入防护板的连接槽内,直至固定槽与插槽对其,在利用螺栓插入固定槽与插槽使得螺栓与固定槽和插槽螺纹连接。本发明中感温光缆穿过防护板且利用外套板对其进行保护固定,能够有效的使得感温光缆与外套管充分触接,且感温光缆螺旋缠绕在外套管上,能够增大感温光缆与外套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更加全面对外套管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使得监测范围更广,监测更加精准,避免传统的因为感温光缆接触面积过于局限导致的监测不到位出现的供热管道破裂而不知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热力管道是输送蒸汽或过热水等热能介质的管道。经过多年来的城市改造,大中型城市的热力管道多采用地下敷设,包括管沟敷设和直埋敷设两种。热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高温、磨损、物理、化学的作用,加之周边地下工程施工和地面交通动荷载的扰动,热力管道会逐渐产生裂纹、变形、接头损坏等缺陷,进而演变成为断裂、漏水等事故。在供热期间若发生管道大量漏水甚至断裂事故,由于供热介质温度较高、压力大、流速快,往往使得抢险难度大,而且热水对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的危害也很大,损失难以估量。
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多变,经过大量观察泄露损坏的热力管道,发现由于热胀冷缩,水压冲击,土壤腐蚀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金属管道疲劳开裂泄露,大大缩短了管道使用寿命,目前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中,普遍采用流量压力法,在热力管网节点处安装压力变送器、流量仪,其原理是正常运行时站间管道的压力波降呈斜直线,发生泄漏时,漏点前的流量增大,压力降变快,漏点后的流量变慢,压力坡度变平。整个管道沿线的压力波降呈折线状,根据压力曲线梯度的特征和拐点位置即可确定泄漏的程度和泄漏位置。对于管道铺设工艺结构复杂的情况或由于调泵调阀时操作条件的改变,在无泄漏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异常的图像特征而产生误报警现象,定位精度误差过大,造成维修困难,并且很难估计泄露大小,难以制定维修计划,只能开挖后根据实际情况应对,大大延长了维修时间和增加了维修成本,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可以精确对供热管道安全进行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热管道安全监测方法,其步骤如下所述;
将感温光缆将感温光缆依次穿过防护板的一号穿槽和二号穿槽上,使得感温光缆螺旋式缠绕在外套管上,之后,将外套板上的连接板对应插入防护板的连接槽内,直至固定槽与插槽对其,在利用螺栓插入固定槽与插槽使得螺栓与固定槽和插槽螺纹连接,从而固定好外套板,利用外套板内侧面的固定垫对感温光缆进行防护固定;
感温光缆熔接的连接点采用弱电井布置方式,用于放置熔接盒,感温光缆的折弯半径大于30cm;
回填过程选择先回填细沙,完全覆盖后,再回填沙土等。
回填的过程中在光缆的一端使用OTDR和650nm激光信号等实时的对回填过程进行监控,保障回填过程中光缆不会被损坏。
地埋管道回填完成后使用OTDR等仪器测量保证感温光缆的连通和衰减满足测温的要求;
将监控主机布置在对应的设备机房,连接感温光缆和监控主机;
获取感温光缆对应位置的地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未经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7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