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98328.5 申请日: 2021-06-23
公开(公告)号: CN113416166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5
发明(设计)人: 冯启;袁柯妍;宗瑾;胡宏雯;游金宗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主分类号: C07D215/22 分类号: C07D215/22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周红芳
地址: 31002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羟基 喹啉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它以式(1)所示的2‑乙炔基苯胺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银盐催化剂存在作用下,一并在离子液体中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本发明的方法在应用于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反应中时,反应条件较为温和,银盐催化剂用量少,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较为简单,产物产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C1合成子,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二氧化碳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开发有效的二氧化碳活化及后续转化策略至关重要。离子液体具有高可调节性、高稳定性、低蒸气压、高极性和低熔点的特点,在吸收和活化二氧化碳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二氧化碳转化中理想的有机溶剂和催化剂。

4-羟基-2(1H)喹啉酮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抗真菌、抗疟疾和抗艾滋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开发其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合成方法有:1)取代苯胺与丙二酸酯衍生物在二苯醚溶剂中高温下缩合反应得到 4-羟基-2(1H)喹啉酮(J.Med.Chem.;1992,35(18):3423-3425);2)邻硝基苯甲酸先制备苯甲酰乙酸乙酯衍生物,再还原环化生成4-羟基-2(1H)喹啉酮(European J.Med.Chem.;2017,138:491-500.);3)N-(2-氯乙酰基)-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在碲化钠(Na2Te)催化下合成4-羟基-2(1H)喹啉酮(J.Org. Chem.;2005,70(12):4682-4686.);4)苯胺与丙二酸在氯化锌和三氯氧磷中缩合生成4-羟基-2(1H)喹啉酮(J.Hetero.Chem.;2001,38(1):61-67.)。这些常规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使用腐蚀性酸性化合物,原料难得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

近年来,利用二氧化碳与邻氨基苯乙炔衍生物合成4-羟基喹啉-2(1H)- 酮类化合物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此方法利用碘化亚铜或硝酸银为催化剂,实现了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且兼具原子经济性高的特点。Yamada等报道了邻氨基苯乙炔衍生物与二氧化碳在DBU存在下, DMSO为溶剂,常压、60℃下反应24小时,合成4-羟基-2(1H)喹啉酮的产率可达到99%(Org.Lett.;2013,15(14):3710-3713.)。Zhang等发现用碘化亚铜替换硝酸银后,在类似条件下也可以实现4-羟基-2(1H)喹啉酮,此时二氧化碳的需增压到1MPa,产率中等(Catal.Sci.Tech.;2014,4(6):1570.)。 Politanskaya等将Yamada报道的方法进行优化,使用乙腈作为溶剂,应用于一系列多氟取代的4-羟基-2(1H)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J. Fluoro.Chem.;2021,242:1-10.)。以上这些方法为4-羟基-2(1H)喹啉酮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依然存在反应时间长,银或铜催化剂使用量过多,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的缺点,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和银盐催化剂,在常压下实现以二氧化碳和2-乙炔基苯胺为原料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

所述的一种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的2-乙炔基苯胺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银盐催化剂存在作用下,一并在离子液体中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式(1)和式(II)中,x表示苯环上的取代基R的数量,x=1~4;苯环上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基R1相同或不同;取代基R1选自H、C1-C4烷基、卤素、 C1-C4烷氧基或硝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外国语学院,未经浙江外国语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8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